中國已發掘的最大古墓
考古作為社會上不可或缺的一環,考古學家一直在為人類的進步做著巨大的貢獻,為還原歷史真相,探尋更多中國歷史上更大的奧秘,考古學家不斷的努力著,這不,在1976年,考古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古墓,熱愛歷史的你,一起來看!
秦公一號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
秦公一號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有東西墓道和墓室,發掘后的秦公一號大墓,占據了中國考古學史上五個之最:是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最珍貴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達180多個,字體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據其上文字推斷墓主人為秦景公。
秦公大墓是整個秦公陵園中最早發現、唯一發掘的最大墓葬,故稱秦公一號大墓,位于關中平原西部,陜西鳳翔境內,位于雍水河西面的三畤原。
如今的墓址旁建有秦公大墓遺址博物館,是我國首家農民創辦的博物館。
大墓長達十年的發掘工作,還要從一個奇怪的發現說起。1976年的一天,村民在此取土發現一些奇怪的土塊,其顏色和形狀與周圍黃土明顯不同,有黃有紅,還夾雜著一些碎石,并且非常堅硬。此事,很快引起了專家注意,初步勘察后考古隊員震驚不已。他們發現這個巨大的地下工程,竟然足足有兩個國際標準籃球場大!
發掘工作很快展開,很快考古人員就發現了247個盜洞。此后還先后發現了186具殉葬者遺體,以及3000多件珍貴文物。而更令考古工作者震驚的是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景公死后使用周天子才可享用的黃腸題湊葬式,可見秦的雄心,已經超出關中一帶。景公作是秦始皇嬴政的第18代先祖,可以說他為秦后來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秦景公是比較有作為的一任秦王,在位時秦國國力也在上升期,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一定陪葬大量珍寶重器!雖然出土了了3千多件文物,但都是一些小件,而青銅重器,大件器物被盜墓者洗劫一空。而值得一提的是247個盜洞并非一個時期,有的盜洞甚至被盜墓者出出進進的弄的十分光滑。 迄今為止曾侯乙墓是春秋時期唯一保存完整的,出土了大量國寶重器!大家可以想象秦公大墓的奢華!
對于盜墓的破壞,使許多史實,都因此而無法解鎖,在感到遺憾的同時也呼吁大家尊重歷史,切勿被金錢蒙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