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體”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活力范文五篇
“五位一體”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活力范文五篇
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必須把成效體現在服務中心工作、推動管理提升上。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黨委黨建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黨委黨建范文】一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探索以“積分管理”“居民說事”“民生直通”“權責清單”“群眾考評”為載體的“五位一體”基層管理模式,不斷提升基層黨建組織力,夯實黨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執政基礎。
“積分管理”組織發動群眾。推行基層黨員、群眾積分制管理評比,將轄區黨員、群眾參加村隊(社區)各類活動、群眾性活動方面表現情況和發揮作用情況,每月由基層黨組織組織召開黨員大會、村(居)民代表大會,對不同額度的積分給予不同價值的生活用品實物獎勵。通過周一升國旗時公布、大喇叭廣播、公開欄公示等形式,對上周黨員和群眾積分情況,月、季、年度冠軍和倒排后三名評比情況,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情況,進行公開公示公告宣傳,接受黨員群眾監督,提高基層黨員、干部履職盡責意識和各族群眾主動參與基層事務的積極性,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村(居)民說事”反映社情民意。建立“村民議事”“居民說事”制度,堅持“一事一議”,對村隊(社區)內熱點、難點議題形成決議,使基層黨組織由過去的“管”到現在的“議”,由過去的“為民做主”到現在的“由民做主”。全區村隊(社區)堅持“村民議事”“居民說事”,幫助基層群眾解決水、電、暖、路、衛生、農牧生產貸款等生活生產難題。“居民說事”使基層組織活動場所成為民情收集點、和諧促進點、干群聯絡點和文化傳承點,成為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群防群治指揮中心、流動人口管理服務中心和法制宣傳與服務中心。
“民生直通”解決群眾訴求。推廣“一線工作法”,各級黨組織堅持“立說立行、馬上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風,建立“承接有責、辦事有序、服務有心、承諾有果”服務機制,搭建“民生直通車”辦公平臺,在集中村隊(社區)設立“一站式”服務大廳,現場為群眾辦理合醫報銷、養老金發放等服務,積極為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技術指導、勞動就業等服務,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能辦事、辦成事、辦好事,實現服務群眾方便快捷“零距離”。
“權責清單”監督約束權力。制定“村務權力清單”,將村級重大事項決策、項目招投標管理、資產資源處置等集體管理事務以及村民宅基地審批、土地征用款分配以及村民使用村級印章等便民服務事項圈進“清單”里,詳細界定了村干部違反工作紀律、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以及移風易俗等責任追究的行為。堅持落實“三重一大”“一事一議”等決策制度,完善“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四議兩公開”等制度,按季度落實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和村務、黨務、財務“三公開”流程,推進村莊規范化治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群眾考評”轉變干部作風。堅持落實基層黨組織干部績效考核制度,開展村干部年終述職大會、測評大會等,黨代表、村民代表、“四老”人員等組成“考官”,村干部進行“掏心窩”式報告,接受大家現場“考核”,現場察看年初“承諾”是否兌現,服務百姓措施是否落到實處,深入農戶家中聽取群眾對干部的評議,將考核結果與村干部工資、先進村評定、評優評先等獎勵掛鉤。定期召開“監督評議會”,對村干部履職、決議執行、財務公開等情況進行公開質詢并填寫評議票,評議結果與村干部年底評優、文明戶評選、各類待遇相掛鉤,強化村干部危機意識,督促其一心一意為民服務。
【黨委黨建范文】二
近年來,自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部署推進以來,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聚焦標準規范,抓牢思想基礎,抓實制度落地,抓細載體創新,全力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各項任務落地見效,著力提升黨建工作整體水平向上向好。
抓牢思想基礎這個根本。以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先后發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新時代面對面》等學習資料2300余本,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結合時間節點和當前重點,修訂完善了年度學習計劃。推行黨員政治理論學習學時制,建立黨員學習筆記月調閱制,開展黨的政策理論學習測試活動。同時,借助先鋒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教育智慧云平臺等載體,堅持課堂集中學與網絡自學相結合,真正做到應學必學、應學盡學、應學立學,筑牢黨員思想基礎。
抓實制度落地這個關鍵。對標標準規范,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黨費收繳、黨員服務承諾等制度,建立健全基層黨建 “三張清單”任務落實定期檢查、定期通報、定期約談制度,規范黨內組織生活。推行黨員佩戴黨員徽章制度,引導黨員主動亮出身份。健全紀律追究制度,推行黨員干部日常考核評價與評先評優、干部提拔相結合機制,將黨支部意見納入干部考核評價當中,充分發揮黨支部教育管理黨員的主體作用。同時,下發《關于更新規范黨員活動室布置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的通知》,推行設施配套、環境布置、資料管理“三個”標準化,各基層黨組織黨員活動室布置進一步規范。
抓細載體創新這個重點。充分利用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受眾范圍廣的優勢,以手機微信為依托,建立基層黨建微信群和微信公眾平臺44個,建立“網絡黨支部”599個,及時推送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業務指導、理論知識和各地推進標準化工作的好方法、好經驗等信息,并及時回復群眾留言,讓各黨支部、各級黨務干部及黨員在網上就能學標準、用標準,開通了黨組織與黨員群眾聯系的“雙向直通車”。大力推行電子臺賬建設,用微視頻等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式記錄黨支部黨內組織生活開展情況。認真落實“6+X”主題黨日活動,在完成6項規定動作不走樣的基礎上,延伸開展機關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農村全域無垃圾治理、慶祝建黨97周年紅歌比賽等特色自選動作,并將“黨性體檢”、“政治生日”、談心談話等工作納入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內容,切實推動基層黨組織組織生活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黨委黨建范文】三
“呼!”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路一街道副主任李某拿著《藍色提醒卡》和筆記本走出談話室,長舒一口氣,“心一直是懸起的。”
翻開他的筆記本,短短半個小時,上面密密麻麻、工工整整地記錄著談話內容。“肯定要記嘛,不能讓這次教訓白受了哈。”他還沒從剛才嚴肅的氛圍中緩出來,面對筆者,語言想要輕松點,但神情一點也不輕松,耳根還是紅的。
日前,因為廉情信用系統計分低于80分,李某剛從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佘國華手里接過《藍色提醒卡》,又被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黃鈺提醒談話。
據了解,2017年8月,遂寧市船山區紀委監委探索建立科級黨員干部廉情信用評價系統,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地,探索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實踐運用新路徑。該系統不僅將監督在工作時間進行覆蓋,而且還向“8小時以外”的生活圈拓展。
系統囊括干部個人及家庭基本信息、本人及近親屬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重大事項報告、家屬經商辦企業等內容,通過巡察、組織、人事、信訪、督查等職能部門,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以信息共享和廉情直報的形式,全方位收集廉情數據。目前,該區75個單位615名科級黨員干部均實現“一人一檔”。
據了解,自該平臺運行以來,已有161人涉及扣分,12人被取消了2017年度評優評先資格。2018年,已有2人收到《藍色提醒卡》并被區委分管領導約談,1人收到《黃色警示卡》,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其他108名干部因分管領域“小微”問題被短信警示。
“經分析,在涉及扣分的科級領導干部中,85%的扣分原因是對分管工作重視不夠、履職不力。我們希望通過對干部的廉政風險進行分析研判從而達到有效防控的目的。而結果的運用,則是讓領導干部逐步正視自身責任和義務,在管好自己的同時也管好下屬,從而進一步根治不作為、慢作為等作風頑疾。”遂寧市船山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蔣中治如是說。
【黨委黨建范文】四
“每周五的政治教育講堂,雖短短20分鐘,但它成了我提高政治覺悟、政治能力的學習的平臺、精神盛宴。”近日,貴陽市衛生計生委一名干部說。通過固定時間開展單位機關干部政治學習,只是該市開展政治教育的一種形式。
去年以來,貴陽市將加強政治教育確定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重要抓手,實施《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加強政治教育的二十條措施》,用3年時間把全市各級干部輪訓一遍。
該市把政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年度工作要點和培訓計劃,作為全市各級各類培訓班次的重要必修內容。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親自部署、指導和參加政治教育;各級組織人事部門精心籌劃部署,精心制定政治教育培訓方案,按照分層分級原則,抓好政治教育任務落實。嚴肅培訓紀律,每個培訓班配備1名跟班管理人員和1名學紀監督員,對學員學風進行全程監督管理。
緊緊圍繞聚焦政治理想牢不牢、政治方向對不對、政治立場穩不穩、政治紀律嚴不嚴,該市精心設置培訓內容和教學課程。注重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章黨規黨紀、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等作為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明確全市3天以上的培訓班,政治教育的課程設置不得少于總課程的20%;市、縣黨校主體班每個班次至少設置50%以上的政治教育教學課程。
該市抓好“關鍵少數”,充分發揮市委黨校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聚焦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以縣級領導干部為重點,通過舉辦黨校主體班、輪訓班等形式,抓好1400名縣處級領導干部的政治教育培訓。
每年年底,該市統籌全市市直單位干部培訓計劃申報審批,市級層面每年在中央黨校、井岡山、延安、焦裕祿干部學院等舉辦1-2期全市領導干部政治教育專題培訓班,帶動各區(市、縣)、市直各單位落實政治教育的培訓要求,確保政治教育外出班次計劃實施。
該市依托貴陽市干部在線學習“1個中心10個分平臺”及“貴陽干部在線學習APP”,將政治教育納入必修課程,提供內容豐富、針對性強的政治教育課程,提出科級干部每年在線學習有關課程不得少于4個課件8個學時,縣級干部每年在線學習有關課程不得少于6個課件10個學時。
【黨委黨建范文】五
220平方公里區域內,活躍著2萬余家“兩新”單位,其中外資企業1500多家。“兩新”黨建如何加快推進?
樓宇紛紛豎起,人口流動加快,社會需求走向多元……城市基層黨建怎樣有效開展?
針對這些問題,江蘇無錫高新區給出了答案:下沉資源力量,打造基層黨建綜合陣地,組建專職化黨建隊伍,創新活動方式和載體,切實推動人往基層走、事在基層辦、勁向基層使。兩年來,該區紅色種子遍地開花,為地方經濟騰飛注入強大動力。
強基:基層黨組織有了全新的“家”
“組織生活何處去?”黨員政治生活館!如今,位于民生大廈12樓的高新區外企黨員政治生活館,在外企黨建“朋友圈”里是個熱門之地。
走進其中,9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展示區、多功能活動區、培訓區、辦公區一應俱全。作為全市首個專門面向外企黨組織和黨員免費開放的黨建載體,該館自去年10月開館至今,已累計開展活動140余次,基本上每個周末都排得滿滿當當。
近年來,該區突出陣地政治功能建設,積極搭建群眾與黨組織溝通聯系的平臺。按照街道不低于1500平方米,社區每百戶不少于30平方米的要求,高標準建設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并設計高新區黨建視覺識別系統,統一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標識樣式,目前街道級8個中心共有13600多平方米。
“兩新”組織活動陣地同步推進。日資企業村田電子在公司用房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開辟出600多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攝影比賽、書畫展示、道德講堂等活動,既豐富了員工業余生活,又為企業文化建設夯實了堅實基礎。銀邦鋁業、五洲國際等本地民營企業,也都建設了區域性活動基地。
固本:黨務工作有了專業化隊伍
10月17日,元素六硬質合金(無錫)有限公司黨組織正式掛牌成立。說起這家外企黨組織建立的來龍去脈,江溪街道黨建工作指導站常務副站長桑梅用“一拍即合”來形容。
原來,工作人員在一次走訪中偶然發現,該企業的員工中有多名黨員,他們渴望在企業里有一個自己的“家”。得悉這一訴求后,指導站隨即與管理層溝通,沒想到外方高管非常爽快,全力支持成立企業黨組織。今年以來,僅江溪街道就有6家企業成立了黨組織。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近年來,高新區聚焦建設“三支隊伍”,推動人往基層走。
基層黨務工作力量不強,怎么辦?一方面,實施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工程,圍繞“政治素質強、擔當作為強、發展本領強、治理能力強、作風紀律強”要求,加強對社區書記的選育、使用和管理。另一方面,在全區六個街道、企業黨委、國資辦黨委全面實施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建設工程,從街道(園區)優秀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離任的優秀黨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中選拔產生專職黨務工作者。目前,8個指導站共配備黨務工作者50名。
功能園區、外資企業缺乏專職黨務工作人員,怎么辦?按每12-15個“兩新”黨組織、約300名黨員配1名專職黨建指導員的比例,組建專職黨建指導員隊伍,派駐街道(園區)專職從事“兩新”黨建工作。目前,通過社會化招聘高薪選聘了30名“兩新”組織專職黨建指導員,到崗3個多月來,已實地走訪“兩新”黨組織500多個,指導成立“兩新”黨組織31個。
做好“加減法”,讓基層黨建工作更具活力。今年以來,高新區出臺系列激勵措施,讓基層干活有勁頭、工作有奔頭:4名社區書記納入事業編制,有2名提任街道班子;建立“兩新”黨組織書記考核激勵機制,按等次發放工作補貼;出臺“兩新”組織專職黨建指導員激勵保障措施,確保引得進、留得住、干得好。同時,有4名社區書記因履職不到位被調整崗位。
創新:“線上+線下”讓黨建呈燎原之勢
7月1日,來自阿斯利康中國各分支機構的近400名黨員代表,齊聚無錫高新區,在公司黨委書記邢其山的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對邢其山來說,讓黨建在外企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是他職業生涯中引以為豪的成就。
今年以來,高新區找準黨組織作用與群眾需求結合點,運用“互聯網+”思維,探索建立“黨建網”和“手機黨校”,打造集教育、監督、服務、宣傳功能于一體的“智慧黨建”系統。
“線上+線下”,黨建陣地互聯互通獲得基層好評。邢其山說,黨員通過手機黨校和企業黨委微信公眾號,可以隨到隨學,黨小組活動無需再湊齊全部人員,補課也很方便,還能帶出門隨時隨地學習,有效解決了外企黨員學習人員難集中等實際問題。
不止于此,高新區堅持共駐共建、互聯互動,因地制宜建立跨領域的“長江路黨建服務聯盟”、區域性的“外企黨群服務聯盟”、商務樓宇“融智空間黨建聯盟”、共建性的“國資黨建大聯盟”和服務發展一線的“百億重大項目建設單位黨建聯盟”等,推動形成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