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色综合久久成人综合网,日本少妇被爽到高潮无码,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跡 >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

時間: 福萍0 分享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有哪些?事跡材料對于本系統本部門實際的針對性更強,事例敘述更為實用。事跡材料的語言樸實、莊重,人物通訊的語言生動、形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精選篇1)

新冠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的,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場驚心動魄抗疫大戰,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在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中,華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炎黃集團董事長鄺遠平就是抗疫先鋒之一。

3月17日,中央電視臺12頻道“道德觀察”欄目播放了《榜樣的力量》專題片,報道了鄺遠平的抗疫感人事跡。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祖國有難,在海外的中華兒女也有沒有袖手旁觀!

新冠疫情暴發時,武漢企業家鄺遠平正在澳大利亞探親,由于航班被取消,鄺遠平身在悉尼,心急如焚。

鄺遠平就在澳洲組織1000名志愿者采購防疫物資,他說,每一只口罩、每一件防護服,每一臺呼吸機、制氧機都可能挽救我們的親人,甚至朋友和熟人的生命。

鄺遠平出生于1963年,1981年參軍入伍,成為邊境線上的一名偵察兵。

鄺遠平在部隊歷練15年,退役后,他一路打拼,成功創辦了多家企業,也一直熱心于社會公益活動,不僅為希望工程捐款,資助貧寒學生,設立青年創業基金,也多次向災區捐款,其中鄺遠平最為掛念的就是和他一樣的退伍老兵。

鄺遠平說,我所擔任會長的湖北省企業家聯合發展促進會,在2000多家會員企業中,一共安置了50000個退役軍人就業。

2020年1月底,正值春節期間,在華僑華商的各種聚會上,鄺遠平廣泛發動愛心企業、華人華僑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得到了各界的熱烈響應。

鄺遠平的親友及旗下企業共捐款捐物2300多萬元人民幣,澳大利亞僑團、僑界人士也已集結超過2億元人民幣物資。

一家四代人接力抗疫,擰成一股繩。鄺遠平說,在我們家族里,弟弟、弟媳、妹妹、妹夫都是在部隊工作過,我的母親把她自己的私房錢5萬元,讓買成防護服捐掉,我兒媳也將她積攢的壓歲錢買成物資捐贈......全家人都能自發的參與抗疫。

緊迫關頭,協調包機是鄺遠平遇到的最大難題,連續幾天,他每天只能休息三到四個小時。

在他的策劃和推動下,2020年2月24日晚,滿載防疫緊缺物資的飛機從悉尼順利抵達武漢,并迅速分發至防疫一線。

鄺遠平說,遇見困難,愈戰愈勇,鍥而不舍,這樣的精神境界又找回來了!

2020年4月8日,鄺遠平再次組織武漢到悉尼雙向包機,滿載70余噸防疫物資,從中國武漢飛往澳大利亞悉尼。

鄺遠平說,在部隊的15年,對我的人生幫助很大,軍人的本色應該在家族和家人中傳承下去。

鄺遠平于2020年12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授予“全國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精選篇2)

任__,男,漢族,1964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參軍,1988年退役?,F任__縣__鎮一街黨支部委員,__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初心就是情懷

“度過寒冬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溫暖”。對于3歲喪父、13歲輟學的任__來說,是最懂得生活艱辛的。平淡的日子是舒坦,但“三十畝地一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每每見到街頭的貧困群眾、見到還在農村生活的戰友的種種不盡如人意的生活狀態,任__心里總不是滋味!七年的軍旅生涯,部隊大熔爐的錘煉,總讓他感到自己得為大家做點什么才行,得有點社會擔當才行!

在2012年底的一個晚上,躺在床上的任__輾轉無眠。偶然瀏覽到“__縣吧”,看到原縣醫院因設備、管道陳舊,再加上服務管理上不去,衛生臟亂差,就醫群眾意見很大、反應非常強烈。醫院領導有意改善這種狀況。看了這則消息,他心里翻騰開了,“這是個機會,我得去試試!”。雖然已是深夜了,但他立即撥通了戰友劉占利的電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哥倆一拍即合,聊了很多的想法。

使命就是擔當

說干就干。天亮后二人就去找縣醫院的領導,表達了自己想承包醫院物業管理的想法,并表示一定想辦法辦好。醫院領導正有改變醫院衛生狀況的想法,看到他們的決心,答應他們先試試看,但前提是必須有資質。這下,老哥倆犯難了,光注冊資金就得50萬元,再加上十幾萬元的啟動資金,得60多萬元!

沒資質就成立自己的公司,沒資金就想辦法籌措。有了方向就動手干,醫院的保潔工作,先由幾個戰友干著,工資先由個人墊著,啟動資金由大家一起想辦法。經過近一個月的忙碌,跑手續的難題解決了,50萬的注冊資金也湊齊了,2012年4月1日,__縣__物業公司終于正式運營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打拼,__物業公司逐漸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在短短八年多時間里,任__和他的戰友、朋友,一起組建了__物業、__電子、__保安、金誠勞務等幾個公司,業務范圍遍及張家口市各個縣區,均以“滿意百分百,服務百分百”的服務宗旨,贏得了客戶的普遍好評。

信念就是未來

公司形成規模、步入了正軌,任__和戰友開始考慮如何回饋社會。為此,他們在__總公司和各個分公司都明確規定:同等條件優先錄用退役軍人;同等條件優先錄用困難下崗職工;公司內部獎勵優先向退役軍人、弱勢群體傾斜;員工遇突發變故公司管理人員要帶頭捐贈。幾年來,任__個人共捐贈人民幣5萬多元。

為增加退役軍人及家屬就業渠道,經多方爭取,在公司不盈利的情況下,從張家口霖輝物業“挖了”18個崗位,安排保潔、保安人員,其中退役軍人及家屬占了一半多。幾年來,__公司創造就業崗位350余個,先后安排50多名退役軍人就業。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精選篇3)

呂__,男,漢族,72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93年12月入伍,96年由戰士直接提干,2015年3月從宣化縣消防大隊副團職教導員崗位上退出現役,并選擇自主擇業?,F任__安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橋西區創業黨支部書記。

安泰消防公司成立后,呂__深知公司文化和公司使命的重要性,除了正常的業務培訓外,他定下制度,公司每周六上午雷打不動地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學習。除此之外,他還引導公司員工每天上傳工作小結,提高員工的工作總結能力。他就是通過這些措施和方法,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使命和初心,明確了公司所有人的工作方向。截至目前,在他的引領下,公司經過近5年的發展,員工團隊達40多人,合作團隊逾20多家。逢年過節、員工過生日都有一定的福利保障,真正讓員工找到了“家的感覺”。

呂__自成立安泰消防公司以來,特別注重誠信服務體系建設,在工作流程上、制度上不惜花大力氣,來確保服務到位,誠信經營。講自己所做,做自己所說。他先后為市政府、橋西區政府、宣化區政府成功舉辦了智慧消防現場會、農村防火現場會、養老院防火現場會等多場消防會議。他本人被市縣區10多家政府和職能部門聘為消防專家。

呂__深知現在擁有的一切,離不開部隊的培養和黨的教育,他主動申請成立創業黨支部,并于2018年7月正式獲得黨組織批準,現有黨員12人,預備黨員兩人,其中12位黨員全部是退役軍人。安泰公司前后成立了__巔峰應急救援隊、安泰消防公益培訓教育基地、“消管家”消防志愿者服務組織。參與扶貧工作10多次,為社會、黨政機關、學校企業公益培訓近百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若干次。特別是疫情發生后,他和公司員工參加小區執勤、體溫檢測、巡邏、協助社區工作等任務,還通過各種渠道捐款捐物,或鼓勵家屬一起通過北京某渠道捐款湖北,或經常跟武漢市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和心理疏導,或通過黨委政府捐贈防疫設備。共組織20多人自愿捐出人民幣5000多元,還向橋西區幼兒園、下花園某小區捐贈二臺防疫大數據人員測溫跟蹤系統,成本價折合人民幣30000元。今年河南鄭州發生水災,呂__個人捐款2000元。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精選篇4)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面對當前疫情防控復雜嚴峻形勢,業達城發集團退役軍人職工積極響應集團號召,主動請戰、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彰顯退役軍人風采。

張保江,是集團一名退役軍人職工,更是戰“疫”一線的急先鋒和守護者。在收到上級疫情防控任務后,他毅然舍小家為大家,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帶領公司防疫志愿者進駐中高風險隔離酒店100余個日日夜夜。他認真學習,主動請教,參考其他隔離點管理經驗,從一片空白到成為什么都懂的行家里手,為隔離點各項工作規范、平穩、有序開展做出貢獻。在2020年防護物資特別緊缺的時候,他個人捐贈40套防護服和10副防護眼鏡。為確保防疫工作不出紕漏,他在完成日常疫情防控任務后,堅持每晚去防疫站點執勤,引導勸返居民,提醒做好防護,筑牢防控安全線。疫情期間,他還幫助社區居民購買生活物資并且配送到戶,發放口罩,并在暴雪天氣里義務掃雪清路。很多居民可能并不知道張保江的名字,但對這名志愿者的印象非常深刻,紛紛為他的行為點贊。

在業達城發集團,還有很多像張保江這樣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付出的退役軍人。王鵬飛,深入點位小區開展核酸檢測,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采集核酸樣本累計5000多次,為居民解答咨詢上萬次。叢煒力,作為一名“95”后退役軍人和單位疫情防控主力,主動請纓參與社區核酸檢測志愿工作,不厭其煩地為沒有二維碼的老大爺老大媽注冊信息,口干舌燥不敢喝一口水,只怕浪費一身寶貴的防護服。葛晉生,把軍人的優良作風帶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咬牙克服腰椎間盤突出毛病,頭疼難耐時戴上兩個醫用防護頭套堅持到最后。韓濤,作為社區防疫負責人,帶頭撲到防疫一線工作中去,凌晨四點在所有工作人員還未到崗之時,已經開始準備一天的調度工作,在防疫第一天開始就沒有停歇過,將“鐵血軍人”的氣概帶到防疫工作中。楊建林,掛職馬家溝村第一書記,始終堅守在農村疫情防控一線,他與基層防疫工作者挨家挨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帶領全村嚴防死守、不漏一人。張惠超,連續兩周加班加點為各個檢測點位提供服務,有時一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有時為了方便參與后勤保障,就直接睡在辦公室。

現在仍然處于戰“疫”的關鍵時期,這些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退役軍人職工,他們把決心刻進骨髓,疫情不退,戰斗不止。他們堅信,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戰“疫”的最終勝利。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精選篇5)

鄭德忠,男,1969年3月生,中共黨員,現任臨淄區市場監督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四中隊負責人。2020年初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歡樂祥和的春節假期。在疫情面前,他舍小家,為大家,以防控為使命,以監管為擔當,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積極督促停業閉市,落實防控措施,維護市場價格穩定,打擊假冒偽劣,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砥礪初心使命的“磨刀石”,踐行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誓言,展現了退役軍人聽黨指揮、樂于奉獻的責任與擔當。

大年初二,鄭德忠和家屬在趕回煙臺海陽祭奠岳父周年的路上接到了趕回單位上班的緊急通知。一邊是岳父的周年祭奠,一邊是嚴峻的疫情形勢,這令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退役軍人,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決定放棄參加岳父周年祭奠,中途返回臨淄,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每天早上7點,他都準時到達辦公室,換上制服,戴上黨徽,便開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1月26日,有群眾舉報從兩家藥店購買的口罩價格不一樣,懷疑有質量問題。鄭德忠接到舉報后,第一時間與投訴人取得聯系,由于投訴人情緒激動不聽解釋,在此情況下,鄭德忠帶投訴人到兩家藥店現場辦公,當場查看了供貨單位的資質、產品購進票據、檢測報告等證明材料,現場宣傳藥械法律知識、安全常識和疫情期間注意事項。通過心與心交流,消除了投訴人對口罩價格、質量的疑慮。一個個電話,一段段路程,一次次交流,他用熾熱的初心、愛心和耐心,處理著每一件投訴和舉報,為了減少居民的焦慮情緒,做到了群眾訴求當日處理、當日反饋。疫情期間,他處理群眾投訴舉報56起,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由于工作表現突出,他的戰“疫”事跡在《山東工商教育報》刊登。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役軍人,他依然默默奮戰在市場監管一線,忠實履行著一名市場監管人的神圣職責,更無愧于一名退役軍人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精選篇6)

在全面開展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一些老舊小區由于人口眾多、小區環境復雜、設施老舊、缺乏物業管理成為了此次防疫的薄弱環節,在防疫阻擊的關鍵時期,有一群特殊的“戰士”,于危急時刻站了出來、頂了上去,沖在疫情防控前線,堅守社區基層一線,全力守護人民生命安全。何振華就是他們當中的一份子,疫情期間“三無”小區的“站崗人”。

有一種力量叫“初心如磐”

“我的同事和我的戰友都奮戰在一線,我作為一名國家干部,一名退伍軍人,我要做我力所能及的事?!焙握袢A是天水市秦州區中城街道重新街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名志愿者,在自行居家隔離14天,身體無癥狀以后,他主動請纓,在重新街“三無”小區的值勤卡點上站起了崗。何振華所在的重新街居民小區有7棟樓,300多戶,小區基礎設施陳舊老化,房屋出租戶多,人員流動性大,防疫意識淡薄,管理壓力不小,而像何振華這樣退役軍人志愿者的加入無疑成為了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臂膀。連日來,何振華胸戴黨徽,佩戴疫情督查紅袖章,動員大家積極響應和配合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勸導群眾不外出、不聚餐,引導業主不傳謠、不信謠。起早貪黑開展入戶宣傳、信息登記、體溫測量等基礎性工作,組織人員對小區的一些衛生防疫死角進行排摸消毒,建立快遞寄取制度,合理快遞寄取流程,有力防止了人員聚集行為的發生。在何振華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防疫志愿隊伍,匯聚了一股強大的聯防聯控力量,守護住了小區的每家每戶。

有一種責任叫“使命在肩”

“肯定也有不理解配合的群眾,有時我們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給他們講道理,但在有些情況下,即使是爭得面紅耳赤,規矩不能破、底線不能碰。肩上的責任不允許我們出錯,不行就是不行?!闭f這話時何振華有些激動,從他質樸的臉頰上也隱約能看出受過的一絲絲委屈,但看到更多的是責任擔當?!叭裏o”小區有很大一部分居民防疫意識薄弱,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喜歡外出遛彎、聚集打牌、不戴口罩,遇到這種情況何振華總是仔細耐心勸說、細心引導教育、貼心分發口罩,也時常會招來白眼和冷嘲熱諷,但何振華憑借著多年部隊生活養成的頑強意志,不厭其煩、苦口婆心地宣傳防疫知識、糾正陋習偏見,漸漸打動大家被何振華的真誠所打動,鄰里之間的關系也隨著走訪巡邏次數的增加變得越來越親切,小區居民不僅做到了沒事不出門、出門人人戴口,有的居民還完成了角色轉變,從被監督對象變成了志愿者,積極監督廢棄口罩的處理,防止二次污染的發生,避免了二手口罩回流市場的風險。同時,他還積極發揮“白細胞”作用,通過志愿工作中的卡口盤問和入戶走訪,采集社會治安、群眾糾紛和民生服務信息,為街道社區在疫情期間的正確決策提供重要信息參考。

有一種情懷叫“任勞任怨”

“小區是我家,防控靠大家!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關鍵時期,一線人手告急,需要大家的參與,保衛家園我們義不容辭?!痹谶@份熱心和赤忱背后是何振華的犧牲和付出,中午人流量大、進出人員多,必須細心登記排查,值勤任務較為繁重,何振華時常忙的一口熱飯都吃不上,大多數時間是吃泡面裹腹。有時遇到突發情況,更是忙至深夜才能緩口氣,2月13日晚8時,他剛泡好一碗方便面正準備吃時,就有居民反映發現流浪乞討人員,聽聞消息,他趕忙放下手中的方便面,就匆匆和同伴趕到現場,在對該名流浪人員進行了情況排查和體溫檢測后,他又及時通知了轄區派出所、社區負責同志,隨后他又冒著嚴寒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將該名流浪人員送到救助站。一切安置妥當,返回值勤點時已經是晚上10點,當他看到值勤點上那碗已經冰冷的泡面時,才想起早已餓的咕咕響的肚子。打好防控疫情人民戰爭的主戰場在社區村組,主力軍正是許多像何振華一樣的退役老兵,他們在關鍵時期的挺身而出和義不容辭,換來了社區防控陣地的固若金湯。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感人事跡(精選篇7)

春日羊城,風和日麗。廣東省廣州市開元學校的操場上,師生們早早集合完畢。

他們在等待一堂國防教育課的開講,授課人是廣州市黃埔區“永和街東縱精神傳承連”的“政治指導員”盧運柏,一位上過戰場、立過戰功的老兵。

講臺上,講起當兵時作為連隊副指導員帶著“敢死隊”沖鋒陷陣的往事,盧運柏的聲音有些哽咽。當老兵閃爍的淚光與學生明亮的目光相遇,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與犧牲的戰友相比,我能夠活著回來,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今年68歲了,總想著為老兵、為社會多做些事,就是因為經常想起一同上過戰場的戰友們。他們教會我如何當一名稱職的指導員,如何當一名合格的人民子弟兵?!北R運柏說。

沖鋒,向著勝利的方向

1976年2月,穿上新軍裝、戴上大紅花的那一刻,21歲的盧運柏心里樂開了花。

“怎么跟你形容呢?沒辦法形容,真的太高興了……”回憶“兵之初”,盧運柏言語間透著激動,“保家衛國是我從小的夢想。大好的男兒,誰不想當兵?”

出生于南粵大地的盧運柏,爺爺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的一員,父親為新中國公安事業奉獻半生。從入伍來到原廣州軍區某部“紅一團”那天起,盧運柏就下定決心苦練本領,為家門再添榮耀,為集體再立新功。他刻苦訓練,遇事沖在最前面,入伍第二年就擔任了班長。

當班長不久,一道難題擺在盧運柏眼前——兵齡短、資歷淺,年輕的他一時有些“壓不住陣腳”。

“工作經驗不足,我就用行動贏得戰友信任?!北R運柏回憶,初任班長的日子,他“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日復一日的付出,讓盧運柏獲得戰友們的認可,也讓他漸漸體會到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訣竅:“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在生活中與戰友同甘共苦,在執行任務時身先士卒?!?/p>

1979年,盧運柏所在部隊奉命奔赴前線執行作戰任務,他和戰友們爭相請戰出征。盧運柏告訴記者,出發前戰友們紛紛寫下遺書,唯獨他只字未留。

“我不是獨生子,家里有弟妹在,沒什么好交代的。”盧運柏頓了頓,隨后面帶微笑地補充道,“為國犧牲,使命光榮。”

在作戰一線,盧運柏所在連隊奉命穿越雷區,為后續部隊開辟通路。已是連隊副指導員的盧運柏向連長建議,由自己擔任隊長,每班選出一名戰士組建“敢死隊”,完成這項任務。

盧運柏回憶,當時一個班只抽一人,戰友們搶著報名。“我告訴大家,這次任務不是兒戲,一個不留神就可能犧牲。他們說,‘我們知道,我們不怕犧牲’?!?/p>

3天4夜的戰斗中,盧運柏和戰友們殲滅守敵,攻占18個高地,圓滿完成任務。戰斗結束,盧運柏榮立二等功。

“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是大家的?!敝钡浇裉?,盧運柏還時常講起震撼他心靈的那一幕:一名受重傷奄奄一息的戰士掏出衣袋里的5元錢,托他轉交給黨組織,作為最后的黨費?!爱敃r,戰士的津貼是每月6元?!北R運柏說。

后來,盧運柏先后擔任指導員、副教導員、師文化補習學校校長等。戰爭的經歷、戰友的故事,成為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寶貴財富。向著勝利的方向,他一次次發起新的沖鋒,每一個崗位都干得有聲有色。

開拓,書寫春天的故事

1992年,神州大地春潮涌動。結束16年軍旅生涯的盧運柏回到家鄉廣州。

上過戰場、立過戰功……在親友看來,憑借盧運柏的條件,完全可以選擇一個稱心的單位。然而,盧運柏沒有向組織提任何要求,轉業成為增城區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三江開發辦的一名辦事員。

“當時開發辦征地任務比較重,有的群眾不理解,工作開展比較困難。”盧運柏回憶。

為了順利完成征地任務,盧運柏發揮在部隊多年從事政治工作的經驗,卷起褲管走到田間地頭,用心用情與群眾談心交流,尋找開展工作的突破口。從國家大政方針到地方產業規劃,從政府的好政策到百姓的錢袋子,盧運柏的勸說入情入理、有理有據,征地工作漸漸得到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短短3個月,征地2000畝,超額完成任務——盧運柏交出的“成績單”,在單位引起轟動。領導由衷贊嘆:“當過兵的人就是能干。以后有退役軍人轉業回來,我們都歡迎!”

1994年,隨著開發辦撤編,盧運柏被安排到一家企業負責經營管理工作。企業負債較重,職工缺乏動力……面對新的挑戰,盧運柏一邊做員工的思想工作,一邊大刀闊斧調整經營思路,讓企業重回正軌。如一頭勤勤懇懇的“拓荒牛”,盧運柏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一次次書寫精彩的奮斗故事。

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2002年,盧運柏所在企業改制,40余名員工都面臨下崗。為幫助大家渡過難關,盧運柏憑借多年經驗,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后大膽決定:創辦一家機械制造企業,為員工解愁,為社會分憂。

靠著廣州當地退役戰友的大力支持,盧運柏再次闖出一片新天地。企業規模越來越大,不僅解決了下崗職工就業難題,還吸引越來越多的退役軍人加入。后來,他們又依托企業成立了一家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為前來學習技術的退役軍人提供免費培訓,對退役軍人子女給予優惠。

傳承,凝聚老兵的力量

“我40多年前在部隊是指導員,現在還是‘指導員’。”談起退休后在廣州市黃埔區組建“永和街東縱精神傳承連”并擔任“政治指導員”的經歷,盧運柏言語間滿是自豪。

2018年,永和街道成立退役軍人服務站。面對分散在街道幾十家企業的500余名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黃媛媛時常思考:如何更好發揮服務站作用,讓老兵有歸屬感?如何把老兵們組織起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家住永和街道,多年來心系老兵、服務老兵的盧叔?!秉S媛媛找到盧運柏,請他出謀劃策。

“部隊最強調組織性紀律性?!痹诒R運柏看來,凝聚老兵力量,關鍵是幫助他們找到“心靈的落腳處”。上世紀40年代,東江縱隊第四支隊活躍于永和地區,如今位于永和街道的東江縱隊紀念廣場就是為紀念這段革命歷史而建?;诩t色傳統,盧運柏提議組建“永和街東縱精神傳承連”,搭建老兵交流溝通的平臺。

盧運柏介紹,“永和街東縱精神傳承連”模擬連隊編制,將永和街道退役軍人按照退役年份編班,設立“連長”“指導員”“班長”等崗位,定期召開連務會、班務會,建立比、學、趕、超制度。針對永和街道退役軍人人數眾多且相對分散的情況,街道還成立了退役軍人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有了統一的組織,如何讓退役軍人更好服務社會?在盧運柏的號召下,“永和街東縱精神傳承連”志愿服務隊應運而生。

“人人都在組織中,個個都是戰斗員。黨員模范帶頭,全員奮勇爭先?!北R運柏告訴記者,他們根據老兵特長和社會需要,陸續孵化出多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引導老兵做好“矛盾糾紛調解員”“社會秩序維護員”“紅色文化宣講員”“突發事件戰斗員”和“幫扶解困勤務員”,目前已開展10余類360余場次志愿服務。

作為一名“紅色文化宣講員”,近年來,盧運柏為弘揚東江縱隊的紅色歷史不遺余力。逐一走訪健在的游擊隊員、記錄口述歷史、拍攝視頻資料,走進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現場宣講……在盧運柏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紅色故事被記錄下來,在當地群眾中口耳相傳。

一聲“指導員”,一生不褪色。對盧運柏而言,“指導員”3個字,是軍旅生涯留給他的最美稱謂,也是戰友們對他的最大認可。為了不負這個稱謂,盧運柏想得最多的,是“還能為群眾做些什么,還能為老兵做些什么”……

18389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淮南市| 永新县| 钦州市| 江永县| 江津市| 福建省| 九寨沟县| 广汉市| 加查县| 扎兰屯市| 兴山县| 富裕县| 无锡市| 吉木乃县| 连城县| 建湖县| 邓州市| 盖州市| 洱源县| 龙游县| 新泰市| 安乡县| 锦州市| 哈巴河县| 正阳县| 偃师市| 如皋市| 甘谷县| 睢宁县| 紫阳县| 清丰县| 二连浩特市| 威信县| 建瓯市| 阳山县| 子洲县| 丹东市| 砀山县| 滨州市|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