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春的來歷和習俗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立春的來歷和習俗,歡迎閱讀!
關于立春的來歷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當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節點。
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于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后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立春是24節氣之首,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它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是我們先輩了解自然的結晶。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當太陽黃經為315度時就到了立春。立春這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立春的習俗有哪些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鞭春牛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
拜畢,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搶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欄內。
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就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咬春蘿卜、五辛盤等,
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
搶春
這里的“牛土”或“牛紙”是指在官署鞭春之后,
也就是在土牛或紙牛被打碎之后,圍觀的民眾搶得的土塊或紙片。
人們相信,牛土或牛紙可以帶來吉利。因為人們認為春牛是春的象征,
所以爭搶“牛土”或“牛紙”的行為稱為“搶春”。
除了這些習俗,立春時的習俗還有很多,比如游春、報春、躲春、祭拜太歲、迎句芒神等等。
立春養生小知識
1、早起早睡以養肝
立春開始后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發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因此,春季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2、防止舊病復發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后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于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3、不要過早減衣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4、每天梳頭百下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5、少吃補品和鹽
很多人崇尚冬季進補,但是立春后進補要適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立春之后的這段時間里,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咸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于保養陽氣。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除了注意升發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應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食物可選擇辛溫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2022年立春的來歷和習俗相關文章:
2022年立春的來歷和習俗





上一篇:立春節氣的來歷一覽
下一篇:立春的講究和養生法則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