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異地就醫新規
2023異地就醫新規一覽
醫療保險,傳統意義上就是指由特定的組織或機構經辦,通過帶強制執行的政策法規或自愿締結的契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異地就醫新規,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異地就醫結算政策新變化
一、跨省臨時外出人員就醫可直接結算范圍進一步擴大
變化前分為四類人員
異地安置退休人員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
常駐異地工作人員
異地轉診就醫人員
變化后分為兩大類人員
(1)跨省異地常規氣居住人員
異地安置退休人員
異地長期居住人員
常駐異地工作人員
(2)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
異地轉診就醫人員
因工作、旅游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
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
也就是說,除了原有的跨省異地長期居住參保人員、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中的異地轉診就醫人員,新增了因工作、旅游等原因異地急診搶救人員以及其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以上人員在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后可以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
二、外地看門診,大部分地區支持直接報銷
這次新規規定,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醫院,能夠報銷普通門診和5種慢特病門診費用。
5種慢特病門診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
三、支持參保人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醫保待遇
按照之前的規定,如果已經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就只能在備案地區使用醫保。如果回參保地看病,就要先撤銷備案,才能用醫保。
接下來,為滿足跨省長期居住人員因探親等原因回參保地就醫報銷的實際需求,允許跨省長期居住人員在備案地和參保地雙向享受待遇。也就是說,對于跨省長期居住的人群,只要在備案的有效期內,不管是在備案地,還是回參保地看病,都可以用醫保了。
四、不同人群備案有效期不同
新規規定,跨省異地長期居住人員辦理登記備案后,備案長期有效,沒有就醫次數限制。
跨省臨時外出就醫人員備案有效期原則上不少于6個月,有效期內可在就醫地多次就診并享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不需要就診一次備案一次。
五、因急診來不及備案,可直接結算
從今年開始,急診搶救費用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
參保人如果在異地有突發疾病,或者遭遇意外,這種來不及提前備案的情況,無需額外提交備案材料,也可以按照參保地的有關待遇標準,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更加方便急診搶救患者就醫。
六、允許出院前補辦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如果不是急診或者搶救,在異地生病住院之前沒有辦理異地就醫備案的參保人,只要在出院結算前補辦本次入院之日起的備案登記手續,就不影響報銷。
如果參保人來不及辦理,自費結算出院的,也可以補辦備案登記手續,再向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申請手工報銷,具體政策按參保地規定執行。
同時,符合就醫地管理規定的無第三方責任外傷費用可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就醫地經辦機構應將相關費用一并納入核查范圍。
如何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第一步:備案
打開“國家醫保平臺“APP,點擊“異地備案”
點進“異地就醫備案申請”
根據自身情況,設置“就醫地”,選擇“備案類型”。點擊“開始備案”。
了解“快速備案告知書”后點擊“我已閱讀,開始備案。”
填寫地址,上傳身份證居住證等信息點擊“提交備案”,2-3個工作日后即可收到審核結果
第二步:確定醫院
確定醫院在完成備案后,只有在開通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的醫院看病,結算時才可以直接用醫保卡報銷。
所以要提前確定好醫院能不能直接結算,以及能報銷哪些費用。這些信息都能在“國家醫保服務平臺”中查詢到。
登陸“國家醫保平臺”APP點擊“異地備案”。
點擊“異地聯網定點醫藥機構查詢”。
確認“就醫地”,輸入目標醫院名稱。
查看目標醫院下方報銷情況。
第三步:持卡就醫
完成了前兩步之后,就可以去醫院看病了。
社保卡如果忘帶身上也沒關系,可以直接用手機上的電子社保卡或者出示醫保碼,都可以刷醫保。
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哪些人群?
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即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二十四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