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規定的假期規定
法定年節假日是由國家法律、法規統一規定的用以開展紀念、慶祝活動的休息時間,也是勞動者休息時間的一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勞動法規定的假期規定,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勞動法規定了哪些法定節假日
目前,我國《勞動法》中并未對法定節假日作出相應的規定。在國務院制定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才明確規定了每年的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法定節假日除了可以享受幾天的休假外,如果安排勞動者加班,則還要支付更多的加班費。這一點,請廣大勞動者們特別注意,要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定節假日加班規定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加班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加班期間發生工傷事故可以享受哪些工傷待遇?
工傷索賠的賠償項目有以下幾種情況:
1、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
2、造成傷殘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造成死亡的賠償
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
事實上,法定節假日屬于帶薪休假,加班不能成為法定節假日的常態,比如用人單位在每個法定節假日都要求職工加班,這樣做肯定是不合理的,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法定節假日期間的加班費是不可以用安排補休這樣的方式替代的。
勞動法規定的假期規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