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科技化論文
農業機械科技化論文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志之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業機械科技化論文,供大家參考。
農業機械科技化論文范文一:新農村建設中農業機械化發展思考
摘要:闡述了農業機械化在現代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改善農機作業環境、加大對農機化的扶持、強化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議
1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
(1)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隨著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和普及,農業機械化不僅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也打破了人們在農業生產上千百年來靠“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將農民從繁重的農業體力勞動中解脫了出來,走向廣大城鎮發展二、三產業,使傳統的農民變成新型農民和產業工人,并安心在外務工經商賺錢,發家致富,著力改善了生活質量。
(2)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業機械化不僅有效地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同時也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而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就是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是農業耕作機械的農機耕作服務為農降低成本助農增收。農機耕作業不僅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種田耕田難的實際困難。
2當前新農村建設中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有利因素
自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業、農村和農民這個“三農”問題就深受黨和政府的高度關心與重視,再次強調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特別是農機購置補貼惠農政策的進一步普及與實施,以及全國上下各級政府建設成社會主義新農村步伐不斷加快。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為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同時也為促進農業機械化的又好又快科學化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1)在思想觀念上,打破了人們只滿足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意識,建立了現代設施農業和裝備農業新觀念。由于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加之農機與農藝的有機結合,從而使人們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并積極引進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改造分散落后的生產方式。
(2)在發展環境上,改善了投資環境。隨著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特別是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與普及,各級財政加大了對農機的投入,并建立了良好的農機化投入機制,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與環境,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機化裝備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政府加大了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與環境。
(3)國家為確保糧食安全,加大了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在對購機實施補貼的同時,糧食直補、良種補貼以及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等方面的惠農補貼,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種糧積極性,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欲望也在逐步增強。這就給農業全程機械化提供了大顯身手的舞臺,實現農業機械化科學發展邁進更堅實的一步。
3新農村建設中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建議
(1)要提高思想認識,建立和完善農業機械化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各級政府要用科學發展觀的思維方法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新理念,把促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列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同時要把發展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裝備水平,以及“科技興農”戰略切實作為興機富農、富民強省的重要舉措來抓好抓實。
(2)要應用科學發展觀,確定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項目。依據各地實際情況與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的全面發展相關產業的農業機械化裝備。即依據當地實際情況與現有資源,揚長避短、因地制宜,有選擇的發展新型的農業機械裝備,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特別是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優質服務。一方面是可利用平緩的荒地山坡資源,進行優質水果開發,積極引導群眾發展林果種植機械與水果分級打蠟等加工機械。另一方面是可利用羅平縣豐富的油菜、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秸桿和可利用的荒山坡資源引導農民發展畜牧業。
(3)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的扶持力度。各級政府不僅要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地外部環境,同時,要在政策與資金上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提供堅強的后盾。要在改善農業機械化作業環境上,強化組織協調與科學規劃。各級政府要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全會與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同時,一方面要與有關部門和鄉鎮村組就農戶承包的土地進行科學規劃,實行集中成片經營,為群眾能更好地利用農業機械開展農機作業服務與提高農業機械的作業效率創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要與鄉鎮村組等基層組織就農村土地承包與流轉問題進行協調,在土地承包與流轉方面應向大戶和種田能手轉移,實行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生產。現代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建設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農業機械化。因此,要充分抓住國家對農業扶持的大好時機,興機富農,因地制宜,有選擇地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的向前發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效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魏顯山,鹿鳳啟.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7):285-286.
[2]張吉營.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農業科技與裝備,2008,(4):120-121.
農業機械科技化論文范文二: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
摘要:積極引導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引導農民實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連片種植,統一耕作管理,統一機械作業,有效降低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率,推動農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
農機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正確帶領下,秦州區農機部門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農機裝備總量、作業水平顯著提高,管理服務能力增強,但距“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服務新農村”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一、秦州區農機化發展現狀
農業機械裝備總量穩步增長,目前總動力達到21.4569萬kW,大、中型拖拉機擁有量3934臺,農用排灌機械2962臺,為農機化的健康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農機作業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機械作業開始由“量”的增加轉為“質”的提高,機械種類齊全,大動力、低能耗、聯合作業機械得到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目前,經工商局注冊登記的農機專業合作社7家,農機固定資產20萬元以上的農機大戶8戶,農機服務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農機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加強了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組織領導,配齊、配強了補貼辦公室工作人員,實現了補貼程序“零差錯”、補貼服務“零投訴”。農機安全管理有序推進,秦州區圍繞建設平安農機的目標,推出了“文明管理,優質服務”的工作思路,狠抓源頭管理,嚴把農機登記、檢驗關,加強農機手的操作培訓,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二、秦州區農機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及業務單位的領導下,秦州區農機部門上下努力,農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農機化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農機化水平發展不平衡。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玉米、馬鈴薯生產機械化水平較低,糧食作物機械化水平較高,經濟作物、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機械化水平低。農機化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制約了農機化的快速發展。
2.農機管理部門工作經費不足。區農機管理站對應的上級業務單位較多,承擔的業務工作量大而且繁雜,工作經費不足,嚴重影響了農機工作的正常開展。以農機購置補貼為例,農機購置補貼實行“全價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工作方式,從申請登錄、打印指標確認書、鄉鎮核查、鄉鎮上報、區級核查、上報財政、撥付資金,不僅繁雜而且責任大、任務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制約和影響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正常開展。
3.基層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一是許多鄉鎮的農機管理人員業務不熟。二是鄉鎮農機管理人員多為鄉鎮干部兼職,大部分忙于鄉鎮工作,很少從事農機管理工作。三是各鄉鎮農機維修服務網點設施簡陋,修理人員維修技術水平普遍偏低,使農業機械的維修質量難以保證。
4.土地分散經營,大型農業機械的發展受到限制。家庭承包經營制,土地經營分散,一家只有幾畝地,還不在同一地塊,大型農業機械無法大顯身手,大大降低了大型農業機械的作業效率,制約了農機裝備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促進秦州區農機化發展的對策
1.地方財政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機事業經費的投入。為了使農業機械化得到快速發展,在財政預算內增加農機工作經費,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試驗、示范、推廣才能正常進行,農機項目才能順利實施。
2.加強農機隊伍規范化建設。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才充實農機隊伍,建立健全全區鄉級農機管理服務體系。
3.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管。農機安全生產監管是農機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農機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提升工作效率,將農機安全生產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通過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等活動,消除農機安全生產中的各種隱患,杜絕重大農機事故的發生。
4.加大農機培訓投入。圍繞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根據農村與農民特點,拓展培訓內容,增加培訓課程,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提高機手技能,真正培訓出一批懂安全、知法規、會操作的實用型農機人才。
5.扶持農機合作組織建設,創新服務模式。制定出臺優惠激勵措施,從資金、用地等方面予以扶持,發展農機專業服務組織,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創收能力,增加農機專業服務組織收入。
6.積極引導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引導農民實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連片種植,統一耕作管理,統一機械作業,有效降低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率,推動農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參考文獻
1、建設現代農業與農業機械化發展研究楊敏麗,白人樸,劉敏,涂志強農業機械學報2005-07-30
2、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階段性研究楊敏麗;白人樸;農業機械學報2005-12-30
農業機械科技化論文相關文章:
1.農業機械化論文
3.農業機械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