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
高考志愿填報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學長學姐經驗
志愿梯度要依次降分,遵循沖、穩、保、墊的原則,高考志愿填報積極梳理報考思路,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考志愿填報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學長學姐經驗,高考志愿填報請掃描下圖二維碼,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志愿填報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學長學姐經驗
填報高考志愿,考生要結合國家、社會、行業發展需要和自身實際,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1)成績和位次高低。這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層次、專業組和專業。包括總分或單科成績、位次等。考生還要注意院校對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提出的具體要求。
(2)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志愿選擇的重要因素,是選擇到哪里去學習、學些什么等問題。考生在選擇院校時,要全面了解學校的辦學性質、辦學層次、辦學類型、學科專業建設、辦學地點(校區)及收費標準等信息。
(3)專業和就業。專業也是考生志愿選擇的重要因素,一般關系到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職業趨向。考生要注意選擇符合自己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的專業,要考慮自身生涯規劃及就業去向。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時很熱門,但到了就業時可能就沒那么熱門,需要綜合分析、理性判斷、科學選擇。
(4)身體等條件。院校專業錄取,除了成績要求外,一些專業對身體狀況有要求,如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等健康狀況的限制;一些院校依據專業學習要求,對單科成績、外語語種、外語口試成績等方面提出規定;一些院校和專業收費較高,如民辦院校和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收費普遍較高,其志愿填報還應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高考志愿填報后怎樣查詢自己的志愿
高考志愿填報結束后不能修改志愿,但當志愿錄取信息公布后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查詢志愿:
登錄所在省份招生信息官網,輸入自己的考生信息進行查詢;
登錄報考學校官網查看錄取名單;
撥打報考學校的招生電話查詢;
撥打當地教育廳招生辦的電話查詢;
錄取結束后,以前的學校一般會有記錄,可以詢問;
省考試院會有錄取分數和位次,對照自己的志愿就可以判斷自己志愿的錄取情況。
高考志愿填報時要注意根據自己的排名省內名次來填報,這樣準確性較大;其次優先選擇較好的學校;再次優先選擇較好的專業;“大學”優先于“學院”;省會北上廣優先于偏遠地區。
征集志愿怎么填報
查詢缺額院校:哪些學校招生不足,他們又有那些專業可供我們選擇?這些信息從哪里來?這些信息都是學校和招生辦負責通知學生的,一般學校會印發一個小冊子,上面有征集志愿的學校和專業以及缺額的數量。如果學校沒有通知你領取該信息冊,你可以找老師索要,或者你你所在的省招生網上查詢。
填寫征集志愿的地點和時間:時間的話要看招生辦公布的時間,一般學校也會通知落榜的考生及時填寫征集志愿。總之是在你填寫的志愿沒有錄取的時候就要關注各種通知,時刻等待征集志愿。填寫征集志愿的地方就是志愿填報系統,各個省的網址是不一樣的,你填過志愿的應該知道網址的。
高考志愿什么是投檔和提檔?
答:投檔又稱調檔,各地的招辦根據考生分數和各大學在該地調檔比例把考生檔案投放給招生學校,大學招辦開始調閱考生檔案,即提檔,對考生資格和體檢檔案進行審核,然后確定錄取分數線。
高校是如何進行退檔的?
答: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由學校決定,并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高校不會無緣無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錄取低分考生。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檔,有三種情況:一是考生的分數雖然高于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所報的專業錄取分數線且又不服從調劑的;二是雖然總分較高但相關科目較差;三是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如果考生被不合理地退檔,應及時與有關高校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