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班級活動方案怎么寫
世界環境日班級活動方案怎么寫-世界環境日班級活動方案
世界環境日班級活動方案怎么寫推薦給大家采納。世界環境日,是聯合國為鼓勵全球居民提高環保意識和采取環保行動的而設立的節日,定于每年的6月5日。那么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環境日班級活動方案怎么寫,歡迎大家查閱。
世界環境日班級活動方案怎么寫
一、活動主題:
低碳減排、綠色生活
二、活動背景: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會議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并提出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同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接受了該建議。世界環境日的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我們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環境日,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并采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的這一天開展各項活動來宣傳與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中國從1985年6月5日開始舉辦紀念世界環境日的活動,以"青年人口,環境"為主題。自此之后,每年的6月5日全國各地都要舉辦紀念活動。在世界環境日中中國主題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世界的主題是:Forests:NatureatYourService"——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反映了世界都在致力于改善世界環境,為后人留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生活地方。
眾所周知,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環保問題日益嚴峻,雖然這早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重視,但真正行動起來、參與環保事業的人卻寥寥無幾。昔日的碧水藍天,生機盎然對當今世界顯得彌足珍貴;而那些已經失去的,想要重現已非易事。我們在感到無限痛惜的同時,必須積極行動起來!
三、活動目的:
向同學們倡導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能減排、減少污染,養成綠色和諧的新生活方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扔垃圾,保護校園環境,給同學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四、活動對象:
全院學生五。活動時間及地點:
5月31日至6月5日在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六。活動內容:
1、各系要利用宣傳欄宣傳環保法律法規知識、張貼環保宣傳圖畫;
2、用橫幅書寫環保固定標語標語長度不少于5m,各系固定標語不少于2條,形成濃烈的環境保護氛圍。
3、開辦一次環保法律法規、環保知識專題講座及環保知識競賽,讓環保宣傳進入全院。
五、活動流程:
1、5月31日開環衛生活部全體會議2、6月1日下午4點40各系組織人員參加環保知識講座(暫定)。
2、6月2日下午4點40請各系組織人員參加環保知識競賽。
3、于6月5日之前,請各系出版以"環保知識"為主題的宣傳欄。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意義有哪些?
世界環境日的意義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要求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呼吁全校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來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
世界環境日當前面對的問題有哪些?
01
全球氣候變暖
地球氣溫變化的原因正在于人類的活動。在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煤炭的過程中,在某些工業生產過程中,在有機廢物的發酵過程中,不斷地釋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氣體。這些氣體具有阻止地球表面熱量散發的作用,它們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溫室,因此這類氣體被統稱為溫室氣體。目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經成為世界熱點之一。
02
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破壞的元兇竟然也是人類。近數十年來,人類廣泛使用氟氯烴類化合物與哈龍作制冷劑、除臭劑、噴霧劑等,這些化學物質釋入大氣并擴散入臭氧層后,會與臭氧反應,使臭氧分解為氧。
03
生物多樣性減少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建設的發展,人類對動植物的破壞與日俱增。統計表明,目前每年要有4000~6000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更多的物種正受到威脅。1996年世界動植物保護協會的報告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哺乳類動物正處于瀕臨滅絕的危險,每年還有1000萬公頃的熱帶森林被毀壞"。我國生物多樣性遭受破壞的速度也十分驚人。
04
酸雨蔓延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氣體主要是在能源使用過程中排放出來的。人類的生產水平和消費水平越高,消耗的能源也越多,酸雨的危害也就越大。全世界有三大著名的酸雨區,一個在北美的五大湖地區,一個在北歐,另一個就在中國。近十余年來,中國的酸雨區不斷擴大,目前酸雨區面積已接近國土面積的1/3。其控制已被列入國家綠色工程計劃。
05
森林銳減
由于人類的過度采伐和不恰當的開墾,再加上氣候變化引起的森林火災,世界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據統計,近50年,森林面積已減少了30%,而且其銳減的勢頭至今不見減弱。我國森林覆蓋面積僅9%,約為世界平均森林覆蓋面積的1/3,而森林銳減的勢頭卻并不遜色。
06
土地荒漠化
過度的放牧及重用輕養使草地逐漸退化,開荒、采礦、修路等建設活動對土地的破壞作用甚大,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斷侵蝕,世界上每天都有大片土地淪為荒漠,我國在這方面是較為突出的。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農民的貧困化。
世界環境日如何保護身邊環境?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對家中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有的可以回收利用的盡量交到回收站收購,有污染的物品不能亂扔。一般街道每處都有兩個垃圾箱,一是裝可回收的`垃圾,二是裝其他垃圾。在倒垃圾的時候,多走幾步路,一定要放入垃圾箱,使清潔工容易清理垃圾。
盡量不要使用塑料袋
購物可以使用布袋或紙袋,不要使用不易處理的塑料袋,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塑料袋危害大,埋在地里不會腐化,燃燒處理又污染空氣。所以要使用比較環保的布袋或紙袋。
外出少開機動車,多騎電動車或自行車
機動車對空氣產生直接影響,所以能走路的就不要開車,既可以鍛煉身體,又能夠減排有害氣體。若路途較遠可以考慮騎電動車或自行車,一來環保,二來也能緩解交通擁堵現象。
低碳生活,減少污染
在家里使用電熱水器等環保電器,盡可能使用電器煮飯,有條件的地方使用天然氣,不要使用液化氣。更不要燃燒木材或者使用煤炭煮飯。對廢物要充分利用變廢為寶,不要制造太多垃圾。
世界環境日相關資訊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江北區復盛實驗學校學生走進重慶水務集團龍興排水有限公司復盛污水處理廠,了解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見證污水“由濁變清”的“神奇”過程。
“我們平時洗衣服、刷鍋洗碗或洗漱之后排入下水道中的水都屬于生活污水,水體中所含的洗滌劑及多種病原微生物如果直接排放,會造成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志愿者向孩子們介紹了生活污水的來源和危害性。
孩子們近距離參觀了曝氣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接觸消毒池等各個工藝環節,了解到現代污水處理工藝的整個流程:從最初入廠時的黑臭污水,經過粗格柵、進水泵房、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厭缺氧池、消毒池等一系列處理工藝,到變成清澈的水,讓他們大呼“神奇”。
“污水處理后去哪兒了呢?”孩子們饒有興致地提問。原來,處理完成后的污水,達到了一級A的水質標準,作為河道景觀用水排入河流,有效改善了河流水體環境質量。
參觀結束后,志愿者和學生們沿著御臨河,將河邊的垃圾拾起,打包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