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規劃”戰略全面深化改革強化配套措施
“五大規劃”戰略全面深化改革強化配套措施
實施“五大規劃”,縱深推進改革,讓百姓分享紅利。19日,省政府科顧委主任陳永昌在哈爾濱市作“五大規劃”專題輔導報告會,對“五大規劃”進行解讀,幫助市直機關干部學習理解“五大規劃”。陳永昌認為,省委省政府抓住五大國家級戰略,結合省情,提出“五大規劃”戰略,既管當前,又管長遠,各行各業應緊緊圍繞“五大規劃”,定思路,拿措施,抓到底,求實效。
五大規劃促改革帶發展惠民生
陳永昌認為,“五大規劃”對上符合三中全會精神,對下接地氣,符合龍江省情,是對中央精神再學習、再落實的成果,是對省情再研究、再認識的產物,意義重大而深遠。具體體現在:
五大規劃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切入點,突出了改革開放的主旋律,每個規劃都充分突出了改革舉措,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帶發展,以發展惠民生。
整合國家級政策,形成疊加效應。五個規劃用好、用足國家政策,相互之間互動互補,形成動車組的疊加效應,體現了五個規劃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
吃透省情,突出發揮三大優勢?!逗邶埥?ldquo;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發揮的是資源、生態好的原發優勢;《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發揮的是沿邊開放的地域比較優勢,《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和《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發揮的是科技創新驅動的后發優勢。
五大規劃還是構建轉方式調結構的新載體,突出轉變發展方式的工作主線,打造龍江經濟升級版。
落實五大規劃強化配套措施
如何落實五大規劃,陳永昌在解讀時提出,要把握穩中求進保增長主基調。當前,在經濟增速換擋期、調整結構陣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新形勢下,應突出主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改善經濟結構,為經濟增長培育后勁和潛力。把握主基調的內涵,穩中求進保增長,穩中有為抓改革,穩中求好轉方式,穩中求優調結構,穩中求實惠民生。
要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旋律。明確改革的重點和核心,分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線。市場追求效率,政府維護公平。市場創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市場配置資源,政府宏觀調控。市場提供多元產品,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明確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
政府應簡政放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去年我省下放了審批權101項,今年省政府又出臺了三個舉措,成立企業投訴中心,建立監督和維權機制;政府部門每季舉行一次新聞發布會,實行政務公開;必須保留的審批項目,網上“一條龍”提高效率。
要抓好十大重點產業(新材料、生物產業、能源裝備、農機、交通、綠色食品、礦產、煤化工、現代服務業、林產工業),關注十大民生(居民收入、社會救助、就業、健康、環境、社保、社會治理、教育公平、公共服務、公共安全)。創新工作抓法,全黨抓發展,集中抓改革,重點抓經濟,突出抓產業,關鍵抓項目,注重抓民生。注重培育信息消費業、時尚新產業、生態旅游業、健康服務業等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