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戰疫紀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5篇
武漢戰疫紀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5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涌現出一批敢于斗爭、敢于擔當的先進典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武漢戰疫紀觀后感心得體會范文5篇,希望能幫到大家!
武漢戰疫紀觀后感心得體會1
近日,閱讀了由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五洲傳播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聯合緊急編輯制作的圖書《大國戰“疫”——2020中國阻擊新冠疫情進行中》,全書10萬余字,用科學的態度和平實的語言,客觀講述中國有力有效防控疫情“魔鬼”的真相和事實,既突出重點節點、人物、事件,又突出整體性、紀實性、故事性,圖文結合、言之有物,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本書通過“大國戰疫”這一切入點彰顯了對人民、對國家、的大國擔當。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人民的擔當。農歷正月初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會議,發出了疫情防控工作新的總動員令;中央與地方各級領導親臨疫情防控第一線督戰。這一切都表明,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發出擲地有聲的鏗鏘話語:千方百計維護人民生命健康,萬眾一心打贏疫情防御之戰。第一時間,眾多領導人親臨武漢深入一線,坐鎮指揮,了解情況,慰問病號,解決問題。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國家的擔當。如果把當今世界所有有新冠疫情的地方比作戰場,那么,中國就是這個戰場中的第一線。“中國擔當”的直接體現,就是承擔起一線戰場的擔當,內防擴散、外防輸出,把絕大部分新型冠狀病毒狙殺在中國境內。這個一線戰場的擔當,體現在中國不遺余力調配醫療資源,推動“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醫療戰線超強陣容的“國家隊”“地方隊”馳援荊楚,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依法采取果斷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措施,力爭做到應收盡收、不漏一人。
“戰疫中的大國擔當”是對世界的擔當。在當下全球化的交通體系下,各國各地人口頻繁流動,接觸十分密切,這讓病毒擴散速度呈現顯著提升態勢,對戰“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戰;但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和公共衛生能力的不斷提高,又使我們戰勝病毒有了新的條件和基礎。
近日,在幾場國際性的新聞發布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對中國抗疫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中國抗擊疫情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他堅信中國一定能夠消除疫情、取得勝利。
中國戰“疫”,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突顯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中國戰“疫”,不僅是為自己而戰,更是為世界而戰。
武漢戰疫紀觀后感心得體會2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采取果斷、有效措施,以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組織動員,開展了一場規模宏大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權益,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獲得國際社會廣泛尊重和支持。
中國政府全面及時、客觀真實的信息披露有效地回應了國際社會的關切,為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針對此次疫情制定相應政策、采取應對措施提供可靠依據,凝聚起聯防聯控的廣泛共識,為全球范圍內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強大正能量。
中國有句老話“大難見真情”,經過這場疫情災難,我想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發自內心地說出“中國,我愛你!中國加油!”。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對于一個偉大的國家,疫情不僅帶來挑戰,也歷練國家能力;對于一個堅強的民族,疫情不僅意味風險,也砥礪民族精神。
一個民族的強大,并不簡單地取決于年收入翻幾番、人均GDP增長多少,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使命和初心等民族信仰、民族精神和道德價值觀的提升。我們今天所看到中國十幾億人民、軍隊、醫護人員、黨員干部等各領域工作者在抗擊疫情戰役中無私奉獻和付出,正是這種精神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他們用自己內心最真摯的善良為這個社會傳遞著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更用自己的溫暖與大愛感動整個社會乃至全人類,他們讓我們感覺到了中國這個大家庭的美麗與和諧。它見證了中國大國之擔當!它彰顯了中國人大愛之壯舉!
短時間內迅速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中國速度在“云監工”下向全球展示了無與倫比的工程能力;快速分離病毒、進行基因測序,并同世界分享,中國科研人員交出的答卷展示了令人驚嘆的攻關能力;全國一盤棋,兄弟省份支援湖北,億萬民眾齊上陣,展示了中國強大的領導、組織、動員能力。中國戰“疫”,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信心,更體現了中國對世界的擔當。
“毫不夸張地說,中國的許多措施實際上正在成為疫情應對的新標桿。”“如果不是中國,國際防控新冠疫情的形勢會更加嚴峻”“世衛組織繼續對中國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滿信心。我毫不懷疑中國對透明度和保護世界人民的承諾。”連日來,譚德塞每次公開講話,都代表了國際社會的主流聲音。多國政要也都公開表態,聲援中國戰“疫”。面對疫情,世界在詮釋,什么是命運共同體。
疾病,尤其是傳染性疾病,幾乎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全過程,但歷史從未因疾病停止前進的步伐。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指引,有中國政府和人民強有力的擔當,有國際社會的協同配合,中國人民必能戰勝疫魔,陰霾終將散去,依舊春暖花開。
武漢戰疫紀觀后感心得體會3
這是最黯淡無光的春節,新冠疫情恣虐于神州大地,人心惶惶。這是最熱血高昂的春節,炎黃子孫守望相助,高歌無畏的家國無疆。
沒有硝煙,沒有炮火,有的只是在一個不經意間,侵入身體的病菌。1例,2例,10例……直至如今的接近10000例。在這疫情面前,我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眾志成城。不曾忘,鐘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挺聲而出;不曾忘,請戰書上一個個鮮紅而堅定的手印,“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寫滿了無數醫療工作者鏗鏘有力的內心誓言;不曾忘,風華正茂的女子褪去華裳,剪斷青絲,堅守戰場。他們何嘗不知疫情難料,但國難當下,血脈滾燙,他們的眼中只有危難的中國,啜泣的病患,因為他們知道,舍棄小我,是為了大國安然。
越是一發千鈞,存亡絕續之時,越能研讀人性的平凡與偉大。新年前夕口罩生產廠復工加班,流水線傳遞的是質樸的關懷;除夕夜火神山醫院工地的特殊的“年夜飯”,是無數工人們在萬家燈火里堅守著的戰場;全國各地紛紛打響一級響應,緊跟黨中央,擰成一股勁;全國各地的募捐浩浩蕩蕩,每一份物資都寄予著執著的信仰。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疫情危急之時,有人愿意披上鎧甲,匆匆奔赴戰場,也有人一次為契,填補內心的陰暗:無良商家抬高口罩價格,將國難財視為高尚;不法分子借機造謠生事,人心惶惶是他們的目標;無能領導欺上瞞下,聲稱一切安好,百姓無患。此種蠅營狗茍之輩,無疑是人格的猙獰。
誠然,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野味市場,但進而觀之,野味只是導火線,真正應該反思的是這場疫情背后的根本因素:斬不斷的野味市場,不夠完善的市場機制,欺上瞞下的官僚風氣。從另一種角度看,縱使此次疫情不發生在今天的武漢,它仍然會在中國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野蠻生長。“獵人終將成為獵物”,人類最終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因此,當務之急是斬除違法作亂者的囂張氣焰,革除形式主義的官僚風氣,掃清痼疾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再現國泰民安。
武漢是河流的分支,但絕不會被河流拋棄,暫時的封城只是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我們堅信,環繞城市上空的終會是浪漫與熱愛。愿四海疫情已終,疾患永散,明年春天,我們再赴武漢,賞盡十里櫻花。
武漢戰疫紀觀后感心得體會4
作為2020年的高考生,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聽聞新型冠狀病毒的噩耗,我不覺恐慌。每天醒來看到手機最新的新聞總是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多少、某地又增加了多少、疑似病例多少等令人驚駭的消息。21世紀以來SARS、MERS以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你們一直在前線戰斗,從未退縮。“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軍事家孫子這樣描述一支強大的軍隊。疾和病組成疾病。疾,在漢語中也有快的意思,用“疾如風”“侵掠如火”來形容一場烈性傳染病的傳播擴散是毫不夸張的。而你們,不懼艱難竭蹶,不畏艱辛苦楚,在前線為國家爭分奪秒,在醫學的戰場上浴血奮戰。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任何經歷過非典的醫護人員都十分清楚這次的病毒感染有多么嚴重,可是你們依然沒有退縮。武漢的15名前線醫護人員已經被感染,于1月28日上午十一時出院。協和醫院西院胡醫生表示,出院后,希望能盡快回到抗擊疫情的一線。“做好科學防護,相信黨和國家,相信一起奮戰的白衣戰士,一定會守護好我們的城,一定能打贏這場硬戰!”你們感染治愈后立刻回歸崗位的時候,是最美的;你們治愈一個一個的感染病人的時候,是世界的逆行者,是我們的照明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涌現出一批敢于斗爭、敢于擔當的先進典型。
放棄假期,首個請纓,奮戰在抗擊第一線的中心辦公室主任羅黎,下班回家后,一直關注新冠疫情感染新聞,敏感地意識到了防疫事態的嚴峻,立刻向中心領導表示,取消春節期間外出計劃,留守待命,隨時聽從中心的統一調度及安排。1月24日羅黎接到中心副主任佘毅的電話,轄區有一名密切接觸者,需要立即轉運到指定觀察點。接到命令后羅黎立刻出發到中心,在中心守到凌晨收到任務取消的消息后,才返回家中。回到家中已是11點過,看著家人端上來的湯圓,沒顧上吃晚飯的羅黎才想起今天是正月初一。“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沖鋒在前,兌現一名共產黨員莊嚴的承諾。”羅黎說。羅黎是家人的寶貝,更是祖國的堅守者。
中心醫務科科長羅娟堅守崗位,大愛無疆,連續工作近10天。戴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穿隔離防護服,是羅娟在發熱門診每天開始接診前的首要工作。“這套防護裝備的防護性雖好,但透氣性確實不佳,常常會發現自己的發絲、眉毛上都沾滿水汽。”羅娟說,“穿起這套防護裝備,就不能像往常一樣自由的轉動頭部,坐診時間又基本在6小時以上,等離開診室脫下厚重的防護服時,會覺得如釋重負。但是為了患者和保護自己,我們必須堅持住。”羅娟是醫護人員,更是抗擊病毒的逆行者,國家的堅守者。
眾志成城,在不經意的細節中展現,大愛無疆,是你們的職業品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你們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心頭、護在身后。你們是疫情來襲時最美的逆行者!是國家淪陷時最偉大的堅守者!
武漢戰疫紀觀后感心得體會5
高考前夕,疫情毫無征兆地爆發,新聞聯播日日播報著新增確診人數,特效藥尚未研制成功,此病傳染性又極強,且恰逢春運,疾病像是長了翅膀一樣飛往全國。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祈禱著能渡過難關。您站出來,告訴大家不要害怕,提醒大家勿要前往武漢,而八十四歲高齡的您,卻坐在了前往武漢的餐車上。我想說,國士無雙,您是最美的逆行者,我們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然而,這樣的逆行卻不是說說而已的。經歷過非典的您一定知道,前往武漢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春節無法和家人團聚,意味著放棄休息時間,意味著最近距離地接觸病毒,甚至可能意味著一去不返。可是,您還是去了,為什么呢?
我知道的,因為您是醫生,有著救天下蒼生于水火的責任感。因為您穿上了一身白大褂,便擔起用生命去履行肩上的責任。您在成為一名醫生時曾宣誓“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顧念。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幾十年來,從未忘記。只要一息尚存,便絕不辱使命。
我知道的,因為您不忍,您有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看到躺在病床上孤獨無助的孩子,那樣不安,緊緊抓住醫生的手,不確定地詢問還能否活下去。看到與親人隔離后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呼吸困難,奄奄一息,夕陽下的影子那樣孤寂。您終究不忍,醫生就職宣言中,您曾說“我對人類的生命,自受胎時起,即始終寄予最高的尊敬……”您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那無數鮮活的生命。武漢,曾經多么繁榮的武漢,如今成為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空城。空蕩蕩的街道、緊閉的商鋪,以及隔窗的鄰里交談。武漢就像一個生病的孩子,蜷縮在病毒的夾攻中。您終究是不忍,您說,祖國的可愛的孩子病了,他哭著喊著需要我,我要去救他。
我知道的,因為您勇敢,有著正視困難的決心。羅斯福曾說:“我們所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縱使前方是前所未見之強敵,縱使病毒的信息未知,縱使可能會死,那又如何?生命是強悍的,是堅韌的,不是死亡可以打倒的!
作為2020屆考生,我們已經成年。我們雖不能馳援武漢,但鐘爺爺,十七年前的非典您挺身而出,今年的疫情面前您再次出征,請您相信,以后的中國,由我們去扛!無論此后的我們將身處何方,無論我們將從事何種職業,都永不忘記您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永不忘記您那重情重義的仁愛之心以及強敵面前無所畏懼的精神,這樣的中國精神必護佑我中華民族繁榮昌盛!薪火代代相承,請您保重,我們向您致敬,也會在后方堅定地支持您和您所有的戰友,加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