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_
2020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_
“燈塔大課堂”第八課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主要學習2月19日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后感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2020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后感心得
冬末春初,新冠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時刻牽動和考驗著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的心。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為此次戰“疫”的主力軍,他們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投身一線,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此次戰“疫”,信心來自于黨中央領導。自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疫情防控情況,親自作出部署和指示,深入一線,抵達武漢,前往火神山醫院看望集中收治的重癥患者,實地察看群眾生活保障等情況。黨中央還緊急調配全國的醫療資源,截止目前,共派出300多支醫療對馳援湖北,醫療救治人員共計4萬余人,其中包括終南山、李蘭娟等多位醫學領域的專家。除此之外,口罩、手套、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也在不斷充實湖北。
此次戰“疫”,信心來自于制度優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著顯著的優勢,其中之一就是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長河中的不斷積淀。這一優勢,使得全社會迅速動員,整合各方面資源,集中力量馳援湖北重災區。短短7天168小時,晝夜不息的施工,火神山橫空出世,建成并投入使用,再次創造中國奇跡,讓世人驚嘆。而背后,是4200名建設工地將士,日夜拼命、舍生忘死的奮戰,是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同心協力,共克難關。
此次戰“疫”,信心來自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基層黨組織堅持黨建引領、黨群同心,發揮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堡壘作用,精準傳達上級的精神和要求。疫情面前,黨組織一聲令下,廣大基層黨員積極報名下一線,從社區工作者到無數個志愿服務隊,從醫務人員到愛心人士,用實際行動守護自己的家園,踐行自己的初心使命。半夜外面寒風陣陣,堅守關卡的人們靠一個小太陽取暖,餓了吃碗方便面,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一會,直到早上新的一批人來接手,他們才會交接手頭工作。此刻,他們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一名共產黨員。
天空不會總是陰雨,陽光終將穿透云層。在大災面前,無數人盡顯英雄本色。黨員這個平凡而偉大的群體,注定在這里發光發熱。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疫情狙擊戰。
2020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后感心得【篇2】
在黨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疫情防控形勢正在朝著積極的態勢拓展,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將逐步重新恢復。但在湖北武漢地區,疫情形勢仍然嚴峻,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依然是令人不容忽視的數據。為此,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會議指出,各級黨委組織在思想和行動方面上應與黨中央決策部署相統一,疫情防控工作不容懈怠,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項工作也應抓緊提上日程。在防控工作中,應科學分析形勢,把握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打贏戰爭,取得勝利。
集中全社會的力量、調配可利用的資源,投入到防控阻擊戰中去。繼續貫徹執行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對于重疫區,更應嚴抓、嚴查、嚴防、嚴阻。社區網格化應實施科學管理、科學執行,對于瞞報、誤報,為了政績而強制隔離或不予確診的行為應納入問責程序。人員緊缺的基層地區應及時抽調干部增援,增設網絡監督和管理渠道,調動群眾積極性進行自我管理。加強對重點人群防護的關注,如留守兒童、老人以及身體殘疾人士。在復工復產方面,應暢通交通運輸路線,監督企業進行科學的自我管理。
打贏防疫戰,需要全國人民集中一心,團結一致,科學執行。
2020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后感心得【篇3】
就目前情勢來講,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宏觀上三期疊加,微觀上結構性失衡,中國經濟面對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同時又面臨水漲船高的通脹風險,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更加嚴峻。而新冠疫情起著催化劑的作用,使上述問題更加嚴重。
與2003非典類似,第三產業首當其沖。第三產業占比越大,受到的沖擊和恢復的難度就會越高,例如餐飲、酒店、旅游業,疫情期間絕大部分看跌。同時交通、旅游、院線、銀行均會有不同程度的看跌。可以預料的是疫情結束后,上述產業會有一輪報復性回升,但疫情并不僅僅是影響了民眾的消費選擇,更是影響了消費信心。一輪回升是疫情壓抑消費的結果,但回升過后大概率將再次下跌,民眾的消費信心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恢復。有看跌,但也有看漲,電商在疫情期間成績喜人,物流快遞水漲船高。特別是線上教育平臺異軍突起,例如釘釘甚至已被日本采納。
盡管企業困難加劇,宏觀經濟層面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疫情做出了提示,當下最緊要的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徹五大新發展理念,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鞏固實體經濟根基,否則虛擬經濟只能是空中樓閣。為了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現代化新中國,我們需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證既要積極有為,又要靈活穩健。
不同行業的人都應堅守崗位,主動減少外出降低傳染風險,積極參與志愿助力防疫工作,正如魯迅所說:“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正是這千千萬微茫的星火,淬煉出中國的鋼鐵雄心。
2020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后感心得【篇4】
我們生活在這個網絡高速運轉的時代,幾乎人人都手持智能手機,信息飛速傳播。這場疫情阻擊戰,要以“網”為媒,凝聚力量戰“疫”情;以“網”為媒,發出好聲音,為“主流輿論”護航,提振精氣神;以“網”為媒,嚴把輿論導向,搶占輿論高地,將不實言論扼殺在搖籃里;以“網”為媒,搭建好平臺,唱響“疫”情主旋律。
網絡就是一把雙刃劍,要善于知網用網,揚正負控。主流媒體一如繼“網”地發布權威信息。疫情發生后,輿論排山倒海,鋪天蓋地,再加上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跟風似地轉發評論,令我們措手不及。此刻,宣傳戰線的干部們要勇當“疫”先鋒。一方面,一如繼“網”地做好宣傳報道,把防控疫情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順口溜,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方式進行“土味”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另一方面,敢于亮劍,嚴把輿論導向,面對疫情,擦亮雙眼,用一雙“火眼金睛”識別謠言,第一時間將疫情謠言一網打盡。
搭建網絡平臺,唱響“疫”情主旋律。在各大宣傳平臺開設“戰疫一線黨旗紅”“我在抗疫第一線”等評論專欄,發揮網友們的智慧,集思廣益,實行線上線下共頻共振,在“你一言我一句”中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在政府信息網絡公開平臺開通疫情防控問題線索及意見建議征求專欄,收集社情民意,對網民提出的意見進行跟蹤回復,做到“有問必答”“有件必辦”,對網民的合理建議進行采納。同時,開通網上心理疏導平臺,在線上為居民或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做到隔離,不隔愛。利用志愿者云平臺招募志愿者,主動參與到抗擊疫情志愿服務當中來,做好疫情防控輔助工作。
讓我們以“網”為媒,眾志成城,凝聚力量戰“疫”情,我們必勝!
2020燈塔大課堂第八課觀后感心得【篇5】
當前,疫情防控出現積極變化,各地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正如戰“疫”一線黨旗紅,復工復產同樣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為企業復工配強“紅色引擎”,在做到精準科學防控疫情的基礎上,推動企業開足馬力復工復產。
發揮幫扶干部“助推器”作用。建立干部聯系企業復工的幫扶機制,安排黨政機關的領導干部擔任所聯系服務園區、企業和項目工地的督導員,督促企業做好復工復產的準備工作,切實做到應復盡復、全面復工;安排衛健部門的專業干部擔任各類項目工地和企業的防疫指導員,指導企業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確保職工健康安全;安排工業園區的黨員干部擔任企業的聯絡員,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協調解決疫情防控、用工、用地、融資、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分類建立干部聯系幫扶機制,統籌做好各類項目工地及企業復工復產所需防疫物資供應工作,主動幫助各類項目工地及企業協調解決困難,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必要條件。
發揮企業黨組織“主心骨”作用。增強基層黨組織在企業復工中的政治引領功能,把黨組織的組織力轉化為企業復工的強動力。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的黨組織,要積極參與企業復工復產的決策,指導企業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的通道,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防控措施。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要發揮團結凝聚職工群眾、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作用,協助企業做好員工健康防護工作,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防疫物資短缺問題。建立園區黨工委書記、駐企業黨建指導員、企業黨組織書記等參加的復工復產聯席工作機制,及時收集匯總各類企業復工復產所需要的防疫物資、未返崗工人數量、資金、物料等各方面困難,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情況,加大統一調度力度,推動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發揮黨員職工“領頭雁”作用。引導企業的黨員職工在復工復產中踐行“我是黨員我帶頭”的誓言,積極響應號召,發揮表率作用,帶頭落實企業復工復產的決策部署,帶頭返崗上崗參加生產,帶頭搞好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帶頭管好身邊人和身邊事。通過在企業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志愿者,評選黨員復工標兵、黨員復產能手,發揮黨員在恢復產能、及時返崗、保障防疫物資、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等方面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廣大職工同心協力為企業復工復產做出應有貢獻。
發揮專項考核“指揮棒”作用。把領導干部在助推企業復工復產中的表現情況,納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專項考核,重點了解領導干部在推進企業復工復產中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樣。把考核結果作為年度考核、評先評優、選拔任用、黨員評議等的重要依據,對在工作中敢于擔當、敢于作為、敢于沖鋒陷陣的,予以通報表揚、表彰、記功等獎勵;對敷衍塞責、不擔當、不作為、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追責問責。通過建立考核機制,激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動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應復盡復”,盡最大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推進企業復工,是當前“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的工作。只有健全“黨建+復工復產”的機制,建強“紅色堡壘”,激活“紅色因子”,用好“紅色引擎”,才能全力以赴推動各類企業全面復工,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