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知識有哪些
生病了,我們只知道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卻不知服藥也有很多的禁忌呢?有的藥看似無害,實則不可多吃。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用藥的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用藥知識一
服中藥也有副作用
有人認為中藥沒有毒性,可以多吃,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中藥與西藥相比,總的來說中藥的毒性的確是小一些,但是這并不等于說中藥沒有毒性,更不能說多吃一些沒有害處。實際上中藥中有毒或毒性很大的藥物也并非少數,如生附子,生川烏和生草烏,馬錢子,蝎子,斑蝥,蟾蜍,朱砂,硫磺等。有相當一部分中藥如半夏,附子,川烏,為了減少其毒性,使用前必須經過炮制處理。
有些中藥在常用劑量時無毒性作用,但服用劑量過大也會產生明顯的毒性作用。如白果,杏仁服用過量后會出現發燒,嘔吐,腹瀉,驚厥,抽搐,四肢強直,瞳孔散大,脈弱而亂,昏迷不醒等中毒現象,如不及時搶救,很容易發生死亡。也有很多成藥注明孕婦慎用,孕婦禁用,老年體弱者慎用等,所以說中藥也不能亂用,以免出現不良后果。
用藥知識二
為什么抗衰老藥物要慎用
抗衰老中藥:這類中藥雖以低毒或無毒而著稱,但也不能濫用。如人參被列為延緩衰老的上品,但大劑量(如每日服人參根3g以上)應用,可引起“人參濫用綜合征”。初生兒服用人參0.6~0.9g可引起中毒。
鹿茸精注射液,可引起皮疹、過敏性休克、急性心源性腦缺氧綜合征、心慌、嘔吐、惡心、腹痛、剝脫性皮炎等。丹參注射液可引起月經過多、周身乏力、嗜睡、頭痛、鼻黏膜出血、牙齦出血等。蜂蜜雖為古今中外長壽者必服之品,但中毒事故也屢見發生。
何首烏服食后也可發生陣發性痙攣、躁動不安,甚至呼吸麻痹。部分抗衰老中藥的復方制劑,長期服用也應謹慎。雙寶素(含人參和蜂乳)過量服用可使中樞神經處于極度興奮狀態,易致躁狂癥。六味地黃丸可引起蕁麻疹型藥疹。參茸衛生丸的傳統配方中含有朱砂,久用可致汞中毒。為了避免發生不良反應,要做到:
1、正確施補,按需服用。要請醫生根據本人的具體情況,選擇抗衰老藥物的品種和用量。做到補勿過偏,補而勿濫。
2、若自行選擇品種,一定要了解有關藥物的適應范圍、服用劑量、禁忌以及可能發生的毒副反應等知識,以免誤服和超劑量,引起不良后果。
3、服藥期間要注意用藥反應,如出現藥疹、發熱、惡心、嘔吐、頭暈等,應立即停藥,找出原因,對癥處理。
用藥知識三
用藥為什么不宜超劑量
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認為:劑量越大,見效越快。其作用也大,對疾病的驅除更有力,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藥物的用量,是經過嚴格的科學實驗和大量的臨床觀察而確定的,決不是隨意制定的。
藥物用量超出治療劑量范圍,輕則產生毒副反應,損害人體健康,重則危及生命。專家們認為,一般藥物的療效,不會因為劑量增加而提高,相反只會增加其肝腎功能的排泄負擔,損害臟器。
據統計表明:病人用藥后引起的不良反應,90%以上都是由于用藥過量而引起的。例如過量服用四環素或撲熱息痛,都會損害肝臟;鏈霉素用量過大,可引起頭暈、耳聾;慶大霉素用量過大,可引起尿蛋白和血尿等。
常用的營養藥多吃、超劑量服用,同樣也沒有好處。如超劑量服用魚肝油或維生素A,會引起骨痛、皮膚發癢、毛發脫落、食欲減退等癥狀。中藥及中成藥也不宜超劑量服用。據國內的報道:小兒因服用超劑量的六神丸而致中毒、休克、死亡。
因此,無論是西藥還是中成藥治療疾病,只有按醫囑,合理用藥,才能起到藥到病除,增進健康之用,切不宜超劑量用藥。
用藥知識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