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電大公共政策概論答案
2017電大公共政策概論答案
關于電大公共政策概論有哪些,電大公共政策概論的答案是什么。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電大公共政策概論答案,希望你們喜歡!
2017電大公共政策概論答案
考核任務形式
專題討論
考核內容
聯系某一具體方案,討論公共政策環境對公共政策的影響。(100分)
考核要求
每一位學生都必須提交討論提綱,將其上傳到國家開放大學網上考試平臺,提綱包括以下內容:
1.聯系實際的例子。(30分)
2.個人的討論提綱。(30分)
3.小組討論后形成的總結。(40分)
4.每個小組學習完成后,形成小組意見,字數不少于1000字。
教師根據小組討論后形成的總結給每一位學生評分。要求能夠體現公共政策環境對公共政策的影響,聯系實際的例子能夠充分證明其觀點。
一、案例:
今年6月1日起,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框架性、方向性技術指導的《美麗鄉村建設指南》正式實施。作為這一推薦性國家標準的第一起草單位,浙江湖州安吉縣在“中國第一竹鄉”、首個“國家生態縣”之后,又獲得了“美麗鄉村”這一全國性金字招牌。
2005年,根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美麗鄉村”成為安吉發展的一條主脈絡。在抓好工業布局集中、產業集聚、資源集約的同時,安吉人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2008年,安吉被列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后,提出以建設“美麗鄉村”為載體,整體推進生態文明試點建設。
2014年,安吉進一步實施“山青水凈”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潔河、凈水、綠坡、青山、清潔生產、城鄉治污、城市暢通的連線成片工程,確保山青、水凈、氣潔、土沃、景美。
現在,安吉已建成“美麗鄉村”精品村164個,實現12個鄉鎮全覆蓋。走進安吉農村,村村都是個性鮮明的獨一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通過“美麗鄉村”建設,“一山三吃”( 吃生態農業、吃生態工業和吃生態旅游)讓安吉人收獲了富足。
“一山三吃”,帶給安吉的變化是巨大的。2014年,安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5.06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50.05億元,分別是2005年的3.22倍和6.41倍;201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達21562元,高出浙江省的19373元,而2005年的這一數據只是7000元出頭。
依托綠水青山,安吉的文化創意產業也迎來了大發展。2014年,安吉有18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投建,總投資179億元,當年完成投資60億元,占全縣投資總額的四成多。
二、個人的討論提綱
1、什么是政策環境的構成因素?自然環境因素、經濟環境因素、政治和法治環境因素、社會和文化環境因素、國際環境因素
(1)公共政策的自然環境因素是指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的自然資源、生態系統、氣候條件等的總和。
(2)公共政策的經濟環境因素是指制定與實施某一項具體政策時,可能面對的和能夠加以利用的總的經濟狀態。它包括整個世界經濟的格局與運行狀態,一國或一個地區經濟體制、經濟結構、經濟發展速度、經濟總量的總和。
(3)公共政策的政治環境因素是指制定與實施具體的政策時,可能面對的總的政治狀態,它是一國或一個區政治體制、政治結構、政治關系的總和。
(4)公共政策的法治環境因素是指制定與實施具體的公共政策時,可能遇到的一國或一個地區的總的法治狀態,它是一國或一個地區法律體系、法律機構、執法狀況與社會治安的總和。
(5)公共政策的社會環境是指制定和實施具體政策時,可能面對的總的社會狀態,它是社會人口、群體、職業、規范等等的總和。
(6)公共政策的文化環境是指指制定與實施具體政策時,可能會面臨的總的文化狀態,它是一國或一個地區教育、科技、道德等等的總和。
(7)公共政策的國際環境要素指的是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存與發展產生影響的,由國家間、國際組織間的競爭、合作、沖突所形成的帶有一定穩定性政治、經濟、文化關系。
2、公共政策與政策環境的關系
公共政策是政策環境的產物,二者存在辯證統一的關系。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就其關系而言,環境決定和制約政策,起主導作用;政策則改善和塑造環境,具有反作用。
公共政策必須適應政策環境,有什么樣的政策環境,就應該有什么樣的公共政策。政策環境的發展變化必然導致公共政策的發展變化。
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極和被動的,它對政策環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
三、小組意見
(一)公共政策環境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1、經濟環境因素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1)首先,經濟環境因素是制定、實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出發點。
(2)其次,經濟環境因素是公共政策過程運行的必要條件。
(3)第三,經濟環境因素會影響公共政策的經濟目標和方向。
2、政治環境因素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1)首先,政治環境因素決定著公共政策的政治性。
(2)其次,政治環境因素決定著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3)第三,政治環境因素決定著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4)第四,政治體制和制度影響著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3、法治環境因素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法治環境因素不僅為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提供保障,而且,政策的合法性首先需要有完善的法治體系來保證。
4、社會文化環境因素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1)首先,社會文化環境因素決定公共政策運行的智力條件。
(2)其次,社會文化環境因素影響公共政策運行的倫理、心理條件。
5、國際環境因素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1)國際環境因素影響著公共政策的價值選擇。
(2)國際環境因素影響著公共政策的目標選擇。
(3)國際環境影響著公共政策的途徑選擇
(二)聯系安吉“美麗鄉村”建設談公共政策環境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安吉縣地處浙江西北部,是湖州市轄縣之一,北靠天目山,面向滬寧杭。區域條件更加優越,地處長三角經濟圈的幾何中心,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境內“七山一水二分田”,層巒疊嶂、翠竹綿延,被譽為氣凈、水凈、土凈的“三凈之地”,植被覆蓋率75%,森林覆蓋率71%。這是安吉“美麗鄉村”的環境優勢。
安吉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縣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極大多數的家庭已擺脫貧困,過上了富裕的生活,錢袋子鼓起來,人們對生活要求已實現了從吃飽到吃好的轉變,對生存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重視,并且環境的變化不斷使老百姓,享受了優質的居住條件,更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使老百姓實現了從政府引導搞“美麗鄉村”建設到建設美麗鄉村的成為人們的共識的轉變。這一系列變化成為我縣推行“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政策的出臺和實行的重要推手。
近年來,全國絕大多數的地區和人民已基本達到小康水平,旅游業更是已成為各地發展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安吉由于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已成為杭州、上海等大都市旅游的勝地,每年都給安吉老百姓帶來可觀的旅游改入,這也為安吉“美麗鄉村” 建設政策制定與實施提供了政策環境。
安吉縣多年來,制定與實施一系列“美麗鄉村” 建設政策,使安吉人民感覺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天更藍了,水更清了,更加體會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道理,這也更有利于一系列“美麗鄉村” 建設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總之,公共政策與政策環境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環境決定和制約政策,起主導作用;政
策則改善和塑造環境,具有反作用。
公共政策必須適應政策環境,有什么樣的政策環境,就應該有什么樣的公共政策。政策環境的發展變化必然導致公共政策的發展變化。
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極和被動的,它對政策環境也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
2017電大公共政策概論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