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強基計劃的特點2021
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作為高校選拔人才的特殊途徑,在報考流程、招生專業、錄取方式、錄取批次等方面存在諸多相同點和不同點。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高考強基計劃的特點,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考強基計劃特點
在“綜合評價”基礎上,吸收原“自主招生”的優點。
1.改變原自主招生“降分錄取”的做法
取消了競賽證書、論文、專利等作為入圍高校考核條件的做法,以學生高考成績作為依據。
2.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績發布后
高考出分后,根據高考成績確定入圍名單,入圍學生參加高校組織的考核。
高校將考生的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折合成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綜合地評價。
其中,高考成績的占比不得低于85%。
強基計劃的試點高校
目前,參與“強基計劃”的試點高校只有36所,高考分數將是高校“強基計劃”招生選拔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具體名單如下: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強基計劃報名條件
強基計劃報名條件由招生高校制定,具體可參考所報考高校的招生簡章、招生專業、報考條件等信息。
已知的是強基計劃報考條件是要求高考總分占比不低于85%,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高考志愿怎么填報指南
專業選擇
大學專業選擇是決定未來職業方向最重要的選擇,但并不是決定青年學生終身命運的唯一條件。上大學主要是培養青年學生認知世界的能力和創造世界的能力。只要在中小學階段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特點,大學的絕大部分專業都能成為青年學生發揮才干的好方向。而且一旦發現大學專業并不適合自己,還有機會申請轉專業和通過考研形成復合專業結構。當然,如果性格特點、能力結構、身體條件顯然不適合的專業要想辦法避免。
高校投檔線不等于高校不同專業的錄取線,常常是有些熱門專業的投檔線高出學校投檔線十幾分、甚至幾十分。學生和家長千萬不要誤以為分數在學校投檔線以上就可以高枕無憂,在專業服從分配欄內一定要寫上服從分配,不然很可能因成績夠不上學校專業投檔線而面臨退檔風險。
專科學生建議把區域和專業選擇當做同樣重要的頭等大事來對待。區域決定了以后的就業出路,專業往往就決定了今后的職業方向。專科學生以后很難再通過考研究生或其他方式來改變專業結構。因此,專科學生寧可降低對學校投檔分數的要求,也要選擇到自己想去的城市和想要學習的專業。
區域選擇
區域選擇直接決定了學校的選擇范圍,也決定了未來四年學生學習生活的大環境。能夠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發達城市學習和生活,對青年學生的成長無疑是有利的。
但是也要客觀的考慮學生高考分數能不能進入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的好學校。如果一味選擇發達區域,放棄對學校基本面的追求就會適得其反。
學校選擇
人生要面臨的選擇很多,選大學、選專業、選職業、選伴侶、選行業、選合作伙伴等等,選大學是人生面臨的第一個重大選擇。
在中國的現實就業環境中,一本的學生盡量選擇985、211高校,即使學校稍偏遠,這一類學校的就業情況都會相對較好,甚至有些行業、有些單位、有些崗位非985、211工程學校學生不招。其次是部屬重點本科院校,再次是省屬重點本科。
二本的學生如果能選擇更好的專業就盡量以滿足專業要求,因為從長遠來看,專業對口性越高,學生畢業后職業化成熟越快。
三本和專科盡量以區域選擇為主,兼顧專業。根據教育部就業情況統計,北上廣深的學生畢業半年后工作月薪遠遠高于內陸其他省會城市,沿海發達城市的畢業生薪資待遇也大大高于內陸其他城市。
批次的選擇
一般來說不強調對批次做特別的選擇,能上一本就盡量上一本,能上二本就盡量上二本。這里講的批次選擇是指某些特殊情況下更優化的選擇。
比如一本、二本、三本踩線的成績,這種成績很難錄取到同批次比較好的學校和比較好的專業。這個時候,下降一個批次進行選擇就成為必要。
還有一些特殊的專業要求,比如今年有一個長郡中學的家長向我咨詢,他想讓孩子學習“海洋石油開采工程”相關的專業。這樣的專業開設院校非常有限,如果分數達不到上一個學校的投檔線,下一個學校就很可能是下一個批次的學校。因此,對專業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要適當考慮降低批次要求。
高考強基計劃的特點2021相關文章:
★ 高考輔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