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高考具體時間公布2022
隨之2022年的到來,距離2022年的高考時間已經不遠了,那么,遼寧們考生和考生家長們知道高考的具體時間嗎?考生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了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遼寧高考具體時間公布2022,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2022遼寧高考具體時間
2022年遼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時間安排在2022年6月7日-8日。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高考志愿怎么報不吃虧
即省控分數線,也叫志愿填報資格線,是指省(市)教育考試院根據招生計劃總數按照120%的比例而劃定的具有志愿填報資格的最低控制分數。
其特點:
(1)上線才有填報的資格,一般分批次劃線,不同批次有不同的控制線;
(2)這個控制分數線以上的人數多于錄取人數的20%,必然有20%的考生落選;
(3)達不到這一控制分數線,無法填報。
投檔線
投檔線也叫提檔線,是指省(市)教育考試院按照每所招生院校的招生計劃的5%~20%的比例所劃定的投遞學生檔案的最低控制分數。
其特點:
(1)達到投檔線方能被投檔(含壓線);
(2)投檔未必錄取,因為還要看單科成績、體檢條件、專業報考人數的多少等;
(3)是否填報服從專業調劑,當所報6個專業志愿都不滿足錄取條件時,填報服從則可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錄取。
投檔比例
即投檔人數與實際錄取人數(招生計劃數)之比。為了便于高校擇優選拔錄取,往往投檔人數多于實際錄取人數。
其特點:
(1)平行志愿的投檔比例一般為105%,即多余出5%;
(2)少數院校投檔比例較高,分別為110%、115%、120%,極個別高達130%、150%;
(3)投檔比例與錄取概率成反比,即投檔比例越高錄取風險越高,投檔比例越小錄取風險越小。
招生計劃
所謂招生計劃,就是院校準備招收學生的人數。由院校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確定,報請國家教育部審批備案,方可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每年5月底統一下達當年招生計劃并向社會公布。高校招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根據招生計劃,結合成績排序和考生志愿,進行“一個計劃對應錄取一名考生”的過程。
招生計劃分為兩種類型:
(1)來源計劃,就是按照省份分配、下達的招生專業及人數,又稱分省計劃;
(2)預留計劃,包括單獨招生計劃、自主招生計劃以及少量的機動計劃,錄取時調劑之用。
級差分
級差分是指投檔后在專業錄取時,當第一志愿專業沒有錄取,后面的志愿專業要提高一定的分數錄取,也就是從該考生總成績里減掉一定的分數后,在按照分數進行排隊從高到底進行錄取。
其特點:
(1)一般級差分為4-3-2-1或3-2-1-0或5-3-1-0;
(2)第一專業志愿很重要,如果錄取不了,后面的專業錄取風險越來越大;
(3)盡量選擇不實行“級差分”的院校報考。實行級差分制的院校約占40%,如何確定哪些院校有“級差分”,詳情細看《招生簡章》。
志愿填報四維度
分數
分數是考生能夠進入某個學校的基礎要素,分數的高低直接決定選擇的院校層次高低,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有直接的影響。作為學生,外界做評判的標準就是成績,成績好就是學習能力強的表現。但從另一方面講,高考的分數不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發展的高度,如果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畢業后經過努力也是完全可以達到他預想的結果,所以分數暫時決定學校層次,不能完全決定未來的層次。
專業
大學很多,并非重點大學才是唯一選擇,一般性大學也有自己的強勢專業,行業類學校的專業特色就更加明顯,在其專業領域內的知名度往往也很高。在學科建設上,很多學校特色鮮明。好的大學不一定所有專業都是最強的,就像現在的大學都在走向綜合辦學,而很多理工類重點院校的文科專業很弱。
專業決定一個人的發展方向,不一定決定人的職業,但是會直接影響職業的選擇。在求職時,面試官通常會問及所學專業,有的專業“畢業即失業”。
所以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選擇適合學生的興趣、性格和能力,還要結合發展前景,選擇孩子喜歡的至少是不排斥的專業才是最好。
院校
各校辦學時間、隸屬關系、辦學特點、服務對象的不同,學校各具特色。籠統地來說,作為名校,很多都是歷史悠久,辦學經驗相對比較豐富,待遇也比較優厚,所以師資力量也更為雄厚。一般將“985”“211”及綜合類重點大學和具有行業特色的重點學校劃為本科第一批,將一般本科大學劃分為本科二批,將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本科劃為第三批,將職業類院校劃為專科批次。
考生可根據個人實際重點考慮相應批次的學校。學校會決定一個人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與誰同行。好的學校,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硬件設施也比較完善,你的同學未來可能也都是各界翹楚,這都是你的未來人脈資源。好的大學教學條件好,未來考研究生更容易,你的畢業證含金量高,這都毋庸諱言。
地域
通過錄取統計數據可以發現,各省考生的志愿首選北京,其次是北京周邊地區,再次是沿海發達地區,最后才是西部和不發達地區。這就形成一種現象,即同類學校錄取分數因為地域的原因有了微弱變化,在京院校錄取分數最高,因地域不同依次降低。
有人這么說,你的分數能上一所一線城市的二三流大學,就不要選擇一所二三線城市的一流大學。雖然有點偏激,但也不無道理。選擇了北京的高校,你選擇的絕不僅僅是這所學校,而是北京這座“大學”。一座城市才是你這四年青春歲月的成長平臺,而非一座孤零零的大學。
一座大城市所擁有的其他資源也會使得來到這里的你充分受益,比如,你能用很便宜的價格去看到各種藝術形式;比如,你可以領略這個國家或者這個世界最前沿的思潮、科技;再比如,你可以很輕易地接觸到這個國家各個領域的杰出人才。
高考志愿準備工作
(一)正確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試結束后,大家可以去看參考答案。在最短的時間內預估出自己的成績。盡管你看到的答案因為版本不同,可能有差異,但差異不會太大,幾乎可以預算出自己的成績。這個時候,做一定預估,你心理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況了。
(二)提前參考往年錄取分數線
預估分數后,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積搜索數據。不要只看最近一兩年的數據,你可以參考最近五年的數據,做分析,預測今年分數的大致走向。這個事情說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學校和專業的錄取情況,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當你從考場走出來的時候,這個工作就應該開始了。
(三)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
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愿填報及錄取結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渠道,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四)有意向的學校,可以先去參觀
參考一些數據后,確定幾所學校感興趣學校,但無法取舍,實在不知道該報哪一所,這時你可以選擇先去學校參觀。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學都還沒有放暑假,你可以提前去感受一下,是不是符合你的心理預期。
高考填報志愿這件事,是對成績的最后一次峰回路轉。你周圍可能有很多學姐學長,他們經歷過志愿填報,但是每個人告訴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不同的學科,你獲得的反饋不同。為此,我們可以聽學姐學長的建議,更多地還應該是理性分析,用數據來支持你的分析和判斷。當然,在分析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家人的想法等。
(五)找對工具用對方法
志愿填報本身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復雜,準備時間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長用對方法,找對工具,解決志愿填報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做出準確的志愿選擇。
一是搜集目標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熟讀目標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需要重點了解其辦學性質(公辦還是民辦)、辦學地點、錄取模式(專業級差、分數清、專業清)、身體限制等內容。
二是查詢目標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院校歷年錄取分數(或線上分數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錄取的難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標院校歷年錄取情況對考生填報志愿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考生們可以通過查詢院校官網、當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查詢了解相關信息。
(六)熟悉文件了解專業
當地招生規定、院校情況及錄取規則等,是考生填報志愿的主要參考依據。因此,作為考生,熟悉了解這些規定以及省高招辦組織編發的一些相關資料,是高考生們在填報志愿前的必備準備工作。
熟悉完規定后,就要對自己所傾向選擇的專業、院校,做個詳細的了解。
一是了解院校各學科的具體情況,是否為本校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專業的計劃數,近幾年各專業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同時對未來各專業就業形勢有所了解;
四是相關專業對身體健康狀況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規避限報專業,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五是明確自己的強項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慮相關科目成績;
六是專業收費情況。
(七)綜合考慮慎重填報
在做好上述準備后,就該填報志愿了。在填報過程中,要結合之前的準備工作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
首先要選好第一志愿院校,不管哪個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注意其他志愿院校,在第一志愿院校沒有錄取時,其他志愿院校就非常重要了;
再次是積極慎重填好服從調劑欄,增加被錄取的機會;
最后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即家庭狀況、自身情況、經濟條件、不同地區院校錄取分數的高低,對區域進行選擇等。
選擇向導
在上述準備都做好之后,我們又面臨著一個問題:同等條件下,該選擇學校優先,還是城市優先?或者是選擇專業優先呢?
家長和考生可按以下類型設計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理想志愿。
1、志向優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與意愿的體現,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異,以及家庭、社會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確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選志愿盡量能發揮個人興趣愛好、性格特長以及潛能,以利將來的發展。志向優先型考生實際已經確定了職業目標,決心在某個專業領域深造發展,專業方向已定,只依據本人分數高低選擇不同層次和類型的院校。
2、就業優先型:
對多數家長和考生來說,把將來就業作為填報志愿的著眼點和落腳點,立足4年學有所成后就業是首選因素。為保證畢業后能順利就業,應盡可能選擇未來幾年后就業相對好的專業類群,多數高校的特色專業就業比較容易,特別是有行業背景的特色院校的優勢專業,社會認同度高,就業和薪酬不錯。至于院校檔次,要依據自己的分數作出適當調整,最好是所報幾個專業能被錄取為佳。
3、深造優先型:
對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學只是打基礎,考研乃至出國深造是目的。填報志愿應盡可能選擇設有研究生院的名校,這種高校學科專業比較齊全,多數專業設有博士點,有些還是國家重點學科。綜合性大學基礎學科類專業錄取分數相對較低,考研競爭力不強,出國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選擇理科或工科偏理的專業。
4、錄取優先型:
對省控線邊緣分數偏低的考生,以保證能夠錄取為目的。這類考生應該選擇往年剛過線就錄取的院校或計劃未滿額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檔次、專業冷熱等能滿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證錄取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理想專業。
5、兼顧綜合型:
部分過重點線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顧。這部分考生應對擬報院校的專業實力、往年錄取分數變化了解透徹,充分利用不同地區錄取分數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選擇一些有實力的相對冷門院校,或選擇地域偏僻、檔次較高的院校,運用填報志愿技巧,挑選適合自身特性的較好院校及專業。
俗話說“七分考,三分報”。高考結束,志愿填報成重中之重。誰都希望自己寒窗苦讀12年考來的分數,一分也別“浪費”!
遼寧高考具體時間公布2022相關文章:
上一篇:貴州2022高考具體時間通知
下一篇:2022年西藏高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