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電子健康碼有什么作用_電子健康碼安全嗎
你知道嗎?電子健康碼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基于居民身份證開發的,在醫療健康服務活動中用于身份識別,實現跨機構、跨地域醫療健康服務的健康二維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推行電子健康碼有什么作用_電子健康碼安全嗎,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推行電子健康碼有什么作用
通過電子健康碼可以實現:
(1)醫療機構:預約診療、移動支付、檢驗檢查、取藥、健康檔案查詢、報告查詢,實現一碼通用。
(2)公衛服務:家庭醫生簽約、婦幼保健、計劃免疫預約、義務獻血、慢病管理等服務。
(3)更多便民事項:基層首診、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健康管理、健康檢測、健康教育、在線咨詢等。
到2025年每位居民將配備功能完備的電子健康碼
11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發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部署八大主要任務、五項重點工程及八大優先行動。《規劃》明確,到2025年,初步建設形成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支撐保障體系,基本實現公立醫療衛生機構與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聯通全覆蓋。
《規劃》在“發展目標”中提出,到2025年,二級以上醫院基本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三級醫院實現核心信息全國互通共享。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等數據庫更加完善。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個功能完備的電子健康碼。
全國醫療衛生機構互通共享取得標志性進展,二級以上醫院基本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三級醫院實現核心信息全國互通共享。全員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等數據庫更加完善。
《規劃》提出,統籌推動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探索多種方式,采取“國家和省兩級部署,國家、省、市、縣四級應用”總體框架,集約建設各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臺,全面推進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提檔升級,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構建全民健康基礎設施云,推動數字健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方位提升衛生健康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
構建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臺。融合多源數據,拓展異常健康事件、嚴重癥候群、病原學檢測、媒體輿情、社會舉報等報告渠道,實現對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響應和高效調度處置,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有力支撐。
電子健康碼安全嗎
電子健康碼的二維碼分靜態和動態兩種。
靜態碼—只能用于確認身份,即使有人撿到,也無法窺探你的健康信息,隱私和財產安全都有保障。
動態碼—用于繳費支付和檔案查詢等,5分鐘即刻失效,且每個碼只能使用一次。
電子健康碼信息通過國產密碼加密算法進行加密,必須通過國家安全認證配套的掃碼工具和專用的密碼機才能讀取數據,信息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