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題答題模板及套路
高考政治大題答題模板及套路是什么
高考政治大題按答題要點給分的關鍵就是讓閱卷的老師看到你的答題要點,那么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高考政治大題答題模板及套路是什么,歡迎閱讀!
高考政治大題答題模板及套路
1、高考大題答題的關鍵在于套路,答法很活,首先是答題格式的問題,最好是分點答,1、什么什么;2、什么什么。前面標個數字1234,作為區分,這樣老師很容易看清,也可以作為拿分的依據;另,可進行總分總的答,從正反兩方面來答。
2、套話怎樣去寫的問題。從現在開始就可以準備了,高考政治試題大題大的方向無非就是那么幾個,經濟方面的,比如,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堅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兩個堅持,三個轉變。……
提到高考政治經濟方面的大題往往也可以和科技扯上關系,比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世界發展日新月異,科技的發展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寫到這也可以聯系上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使用排比句,很有氣勢。高考政治答題答題時還是要具體的問題具體的去闡述。
高考政治經濟知識點總結
(一)價格政策與價格改革(以農產品價格改革的意義為例)
有利于穩定農產價品格,穩定農產品供給,提升農產品種植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護農戶的種糧積極性,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有利于推動農產品價格由市場供求形成,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是尊重市場規律的要求;有利于搞活農產品流通市場,消化庫存,促進國內農產品供求總量平衡;有利于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擴大農產品深加工和對稀有產品消費需求;
有利于發揮該農產品主產區資源和規模優勢,降低加工企業的生產成本,減少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增加有效供給等;
有利于以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深化價格政策與價格改革,穩定物價,有利于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調控物價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_求,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
(二)擴大消費需求(以不同主體如何擴大消費需求為例)
1.國家最根本的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綜合運用各種手段,保持供求平衡,保持物價穩定;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進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與再分配領域都要注重公平,統籌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縮小差距,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居民的消費信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快消費結構升級;政府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種違法行為,為消費者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2.企業要提高產品質量,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要搞好售后服務,使自己的產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3.個人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要通過自己的知識和勞動,增加個人收入;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三)收入分配與公平
1.以如何做好精準發力補短板改善民生為例從根本上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實現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證;增加居民收入、著重保護勞動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通過勞務輸出、加強勞 _,統籌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加快先進技術成果轉化,促進貧困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以繼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落實和完善全面推開營改增政策的意義為例有利于落實和完善減稅政策,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發展能力,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緩解企業資金不足的現狀;有利于促進生產專業化發展,提高社會化生產水平;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調節國家、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分配關系,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營造簡潔透明、更加公平的稅收環境。
(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互聯網+”對不同主體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意義為例)
1.企業有利于促進科技進步,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利于企業正確把握市場信息,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擴大產品銷量;推動企業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優化企業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企業利潤;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2.國家有利于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觀,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快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利于加快制造業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
(五)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以不同主體如何推動互聯網行業更好地發展為例)
1.國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與科學的宏觀調控作用有機結合,促進互聯網行業的健康發展;加強市場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完善市場規則,形成以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切實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讓更多的市場主體參與競爭,促進互聯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有利于創新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制定科學財稅政策,加大對創新的投入;推進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培養更多人才資源和創新科技資源,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企業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產品供給,滿足消費者需求;注重對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激發員工創造活力;遵循市場規律,優化要素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的利用效率;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3.個人自覺履行勞動義務,不斷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樹立創新觀念,積極投入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中;樹立法治意識與誠信意識,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高考政治經濟題萬能答題術語
1、供求影響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價格變動調節生產規模。
2、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對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3、受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4、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5、綠色消費理念引導消費結構升級。
6、我國居民消費升級和消費結構改善。
7、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8、淘汰落后產能,倒逼__產業轉型升級。
9、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0、降低成本,擴大消費需求。
11、提升企業服務水平,樹立企業形象,形成競爭優勢。
12、整合各種資源開發個性化產品和服務,不斷拓寬新市場。
13、消費升級,提高了勞動者的消費水平,獲得更豐富的產品,有利于提高勞動力質量。
14、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15、完善分配制度,提高高素質人才的薪資報酬,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6、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17、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18、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
19、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20、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21、優化稅收結構,實施減稅降費政策,以減輕企業稅負壓力。
22、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
23、個稅起征點的提升有助于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24、減少居民稅負,增加收入,刺激消費,拉動內需。
25、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創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26、發揮國家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的優勢。
27、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28、堅持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9、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30、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31、推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