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辭職拒付年終獎應該怎么辦
很多單位到了年終就會發放年終獎,那年后辭職的年終獎是怎么規定呢?單位拒付怎么辦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年后辭職拒付年終獎應該怎么辦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年后辭職拒付年終獎怎么辦
在以下情況下,員工有權要求單位發放獎金,而不論其是否已經離開單位:
1、勞動合同中約定了獎金的具體計算辦法的。比如按照銷售業績或者利潤的一定比例發放,那么勞動者就有權要求用人單位履行發放獎金的義務。
2、根據單位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發放獎金的。比如用人單位以內部規章制度的形式,把獎金發放的條件和計算方法形成制度,如果員工符合條件,那單位應該發放獎金。
3、單位已經對特定的員工作出了對其發放獎金以及具體獎勵辦法決定的。如果單位借口反悔,員工則可以依法要求單位發放獎金。
如果在上述情形下,勞動者即使離開了單位,仍有權要求單位發放獎金,當然其獎金只能是在職期間的獎金。因為在上述情形下,已經確定了用人單位發放獎金的義務,用人單位自然要履行該義務。但是,這種情況下必須有計算獎金的具體方法并能準確計算出具體的數額。否則,如果勞動者的所主張的權利是虛的,仲裁委員會和法院是無法支持的。
年終獎發生糾紛如何解決
1、 勞動合同有約定的,約定說了算
法律法規沒有對用人單位發放年終獎做出具體的規定,年終獎是企業給予員工的年終獎勵,屬于企業自主管理的范疇,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考慮是否發放以及如何發放。但是用人單位在發放年終獎的過程中,不能違反勞動法律法規。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其中獎金一項包括生產獎等。對于生產獎的范圍,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主要包括超產獎、質量獎、年終獎(勞動分紅)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二)第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勞動者請求優先適用合同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2、無約定但單位有規定的,規定說了算
如果職工的勞動合同里面明確約定的只有每月工資,對于年終獎等沒有約定,也沒有約定按照工作業績發放年終獎,職工是否可以拿到年終獎呢?這就要看單位依法制訂的規章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假如公司規章制度明確規定年底前離職的職工不能享受年終獎,這種年終獎實際上屬于在職激勵型,即單位規章制度規定,激勵在職員工。與績效考核型相比,在職激勵制更加反映出企業挽留人才的意圖。如果員工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再為企業做出貢獻,那么企業也就無須再對其給予激勵。
3、既無約定也無規定,實行同工同酬
如果職工的勞動合同和單位規章中對于是否發放年終獎都沒有規定,職工是否可以拿到年終獎呢?這個就會產生爭議了。一般來說,如果單位承認發放的是當年的年終獎,按照同工同酬、公平合理的原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法院會可能會支持職工得到屬于自己的一份勞動所得。但是職工在舉證上可能會遇到障礙。也有可能單位不承認發放的是年終獎,而是其他科目的款項,那么職工的年終獎就難說了。
《勞動合同法》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公司可以依法制訂年終獎的發放條件,但是不能把是否是正式工,作為年終獎的發放條件,否則就是違反了同工同酬的原則。
年終獎的發放規定
1、休法定假應照發年終獎。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均屬于法定假。
2、提前離職該拿年終獎。如果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中,有確定的年終獎數額,那么離職勞動者也應得到相應的年終獎。如果勞動合同和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都未規定年終獎,但事實上已發年終獎,用人單位也必須向離職勞動者發放,從司法實踐上看,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法院同樣會支持此類離職勞動者按照在崗時間,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終獎。
3、未滿一年也有年終獎。《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即只要勞動合同中約定了年終獎或是用人單位已制定發放年終獎的具體辦法,且新進入、未滿一年的勞動者確已付出相應勞動,用人單位就必須按約定或比例向其發放年終獎。
4、年終獎不能拖欠。
猜你喜歡:
年后辭職拒付年終獎應該怎么辦





上一篇:年度績效獎金與年終獎有什么區別
下一篇:年后離職不發年終獎要怎么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