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計發基數有沒有超過1萬元
養老金計發基數超過1萬元,總繳費年限36年,每月領7000元嗎?那么知道養老金計發基數有沒有超過1萬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有沒有超過1萬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養老金計發基數有沒有超過1萬元
截止到目前來說,養老金繳費基數超過1萬元的地區并不是很多,就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和西藏等地能夠達到,那總共的繳費年限有36年,退休后養老金能領到7000元嗎?
如果參保人員的退休地是北京、上海、深圳和西藏等地,則退休地不同,可認定的視同繳費年限也是不同的,進而可計算的養老金待遇也是略有差別的。
參保人員的繳費年限有36年,退休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都在1萬元以上,那么在影響養老金待遇的3項重要因素中,就只有平均繳費指數是不確定的,其它2項數據都是比較高的,所以可計算的養老金待遇也是比較高的,但能否達到7000元的養老金,還是要根據參保人員的實際情況確定的。
如果參保人員的退休地是北京,則視同繳費年限大概就為5年左右,在實際平均繳費指數為1.2的情況下,個人賬戶余額大概就為18.5萬元左右,養老金計發基數暫時先按照11082元計算,則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才能達到7000元。
根據以上的條件計算,這位參保人員的養老金待遇是7038.17元,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是185000/139=1330.94元,基礎養老金是11082__(1+1.2)/2__36__1%=4388.47元,G視同有11082__1__5__1%=554.1元,G實際有11082__1.2__5.75__1%=164.66元。
如果參保人員的退休地是上海,那么視同繳費年限大概就有5年以上,咱們就按照5年零6個月計算,平均繳費指數為1.2的情況下,個人賬戶余額還按照18.5萬元計算,退休年齡是60歲,養老金計發基數為12183元,則退休后的養老金也是能夠達到7000元的。
按照上面的數據計算,這位參保人員在上海辦理退休的情況下,每月養老金是有7120.3元左右的,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是185000/139=1330.94元,基礎養老金是12183__(1+1.2)/2__36__1%=4824.47元,過渡性養老金是12183__1.2__5.5__1.2%=964.89元。
如果這位參保人員是在西藏辦理退休,那么可參與過渡性養老金計算的繳費年限就能有13年左右,平均繳費指數為0.9,個人賬戶余額有95000元的情況下,退休年齡是60歲,養老金計發基數是10791元,則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就能夠達到7000元。
因為在西藏辦理退休的人員,除了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之外,還可以再領取一份高原補貼養老金,根據上面的數據計算,這位參保人員的養老金待遇就能夠達到7696.53元左右,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金是95000/139=683.45元,基礎養老金是10791__(1+0.9)/2__36__1%=3690.52元,過渡性養老金是10791__(1+0.9)/2__13__1.4%=1865.76元,高原補貼養老金是10791__0.9__15%=1456.79元。
通過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在養老金計發基數超過1萬元的地區辦理退休,繳費年限有36年的情況下,參保人員所在的退休地不同,養老金想要達到7000元的繳費條件也是不同的,在北京、上海的平均繳費指數是要達到1.2及以上的,而在西藏的平均繳費指數只需要達到0.9及以上就可以了。
因此,繳費年限有36年,在養老金計發基數超過1萬元的地區辦理退休,養老金想要領到7000元,則平均繳費指數也是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才可以。
養老金上調比例有哪些變化
首先是在定額調整方面,今年我國養老金調整方案當中,將繼續沿用去年所采取的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傾斜調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發放。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國養老金調整并沒有直接提到“工齡”二字,也就是說養老金調整從來都不是按照工齡來進行的。
除此之外,在傾斜調整方面,今年我國養老金上調方案當中所涉及到的年齡劃分范圍和年齡階段與去年相比都有了一些調整。
有朋友可能不理解,為何不按工齡來調整了?其實,我國的養老金調整本來就不是按工齡來調整的,只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工齡和繳費年限數值相等,大家習慣稱之為按工齡調整。并且,繳費年限掛鉤也不是養老金調整的唯一標準,只是多個標準之一。大家可能是將概念弄錯了。
比如,退休人員王某,工齡30年,但其實際繳費年限只有15年,也不存在視同繳費年限,那么這時候工齡就大于繳費年限。另外,退休人員劉某,工齡40年,其中實際繳費28年,其余的12年為連續工齡,可以視做視同繳費年限。那么,這個時候工齡在數值上就等于繳費年限,以此就能算出他養老金能漲多少了。
2023多地上調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
1、長沙
據悉,從2023年1月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再次提高10元。
2、泉州
自2023年1月份開始,泉州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調整后各地基礎養老金標準均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3、河南
據了解,自2023年1月1日起,河南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113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23元,同時明確河南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在省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本地區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4、貴州
據悉,2023年貴州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28元。
5、河北
今年起,河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23元提高到133元。
6、寧夏
寧夏自2023年1月起,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調增10元,調增后,全區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80元。
7、其他城市
像北京、四川等省份也明確提出要在今年提高養老金待遇水平。據了解,目前不少地區已經宣布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方案,同時一些省份也已經明確會上調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大家可關注當地社保局的最新通知。
2023養老金還會上漲嗎
按照我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從經濟發展、職工平均工資增長和物價上漲等表現情況來看,目前是比較樂觀的,都處于增長狀態。最重要的是,養老基金收支有保障。近日,人社部回應了大家最關切的養老基金收支問題,表示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2021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基金收入4.4萬億元,基金支出4.1萬億元,當期收支總體平衡,略有結余,今年以來,基金仍保持平穩運行態勢。同時,當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5.1萬億元,有較強的保障能力。種種樂觀跡象給大家吃下一顆定心丸,2023年職工養老金大概率會繼續上漲,實現19年連漲。
第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上漲金額,能不能比今年高?
要想知道上漲金額,能不能比今年高,我們需要知道兩個信息,一是明年的總體漲幅,二是各地的調整方案。漲幅方面,回顧養老金連續18年來的漲幅,總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一開始養老金上漲時,漲幅高達10%,而最近幾年,漲幅卻逐年下調,從2018年-2020年的5%,下降到2021年的4.5%,今年再次下降到4%。導致漲幅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經濟、工資和物價從快速增長轉向平穩增長狀態;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養老基金支付壓力加大;養老金經過多年上調,普遍達到較高水平,目前人均養老金大約在3500元左右,多數退休人員能夠滿足退休基本生活等等原因。就目前來看,明年養老金總體漲幅大概率不會增長,能夠保持4%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預計也就在3.5%左右。所以單從漲幅上看,退休人員明年的上漲金額,很難比今年高。不過,總體漲幅并不能決定所有退休人員的上漲金額,還要看具體的調整方案。
調整方案方面,養老金調整一般采取三種方式,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定額調整是給同一地區的退休人員上漲相同錢數;掛鉤調整分別掛鉤基礎養老金和繳費年限,體現“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激勵原則;傾斜調整是向高齡老人、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干部等群體傾斜照顧,額外多漲一筆養老金。因此,退休人員能漲多少養老金,主要受退休人員所在地區、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年齡等因素影響。經過認真測算,我們發現,有以下兩類退休人員,明年養老金的上漲金額有望比今年高。第一類,繳費年限長、基礎養老金較高的退休人員。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加劇,退休高峰期來臨,養老基金支付壓力加大,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因此,國家也在多措并舉解決這一問題,其中在養老金調整時,強化“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給年輕時多繳費、長繳費的退休人員多漲養老金,對現在正在繳費的年輕的在職的人們起到有效的激勵作用,讓他們看到付出越多,回報越多,才能使更多人提高繳費檔次、延長繳費年限,從而壯大養老基金收入。今年養老金調整時,多地就提高了掛鉤基礎養老金調整比例,預計明年這一趨勢不會改變。因此,繳費年限長、基礎養老金較高的退休人員,明年的上漲金額有望比今年高。
第二類,明年剛好達到高齡老人年齡門檻或符合特殊年齡傾斜調整的退休人員。目前,多數地區高齡傾斜年齡門檻為調整前一年達到70周歲,也就是說,明年養老金調整時,今年年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也就是1952年出生的退休人員,就可以參與高齡傾斜調整了,比今年多漲一筆錢,上漲金額大概率會比今年更高。另外,有的地區還會給剛好年滿一定年齡的退休人員額外多漲一筆不少的養老金,比如今年上海對2021年當年內女年滿60周歲(1961年出生)、男年滿65周歲(1956年出生)的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50元。按照政策的延續性,上海明年這一調整方式大概率會保持不變,那么,滿足相應條件的退休人員將能漲不少養老金,直接超過今年的上漲金額。綜上所述,2023年養老金大概率還會繼續上漲,退休人員的上漲金額,能不能比今年高?主要看總體漲幅和調整方案,總體漲幅方面,要想上漲比去年高,有一定的難度;調整方案方面,繳費年限長、基礎養老金較高的退休人員,以及明年剛好達到高齡老人年齡門檻或符合特殊年齡傾斜調整的退休人員有望比今年上漲金額高。
收假后辦理養老金會減少嗎
不會。符合領取養老金條件的參保人員,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當月,通過稅務部門各渠道繳納當月養老保險費的5個工作日后,可攜帶相關材料至參保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提出申請,辦理領取基本養老金手續,從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因此,如果您在春節前沒來得及辦理退休手續,在節后的任意一個工作日辦理也是可以的。溫馨提示:若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當月來不及辦理退休手續,也不會少拿養老金,參保人員辦理基本養老金領取手續后,將從符合領取條件的次月起補發,養老待遇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