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優惠來了最新
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實行緩繳,幫助市場主體減負紓困;部署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面增效舉措,激發市場活力,便利群眾生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優惠來了最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個人養老金抵扣個稅優惠來了最新
會議指出,穩增長穩就業保民生,關鍵要保市場主體。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實際困難,加大紓困力度。在第四季度,緩繳耕地開墾費、污水處理費等1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規模530多億元;緩繳各類工程質量保證金,規模約630億元。
會議指出,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重要舉措,有利于降低辦事成本,激發市場活力,便利異地工作生活。會議決定,一是新增22項覆蓋面廣、辦理頻次高的跨省通辦事項。對企業,實現電子繳稅、完稅證明開具等跨省通辦;對個人,實現臨時身份證辦理、居民養老保險登記等跨省通辦。二是推動更多跨省通辦事項網上辦、一次辦,通過幫辦代辦等滿足老年人線下辦事需求。三是依法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
會議指出,民以食為天。從秋糧情況看,全年糧食產量能夠實現1.3萬億斤以上目標。要不誤農時搶收秋糧,確保豐收入庫,落實秋冬種面積。同時開工一批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新項目。
會議指出,發展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有利于更好滿足群眾需求、提升保障水平。會議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
會議指出,我國個體工商戶達1.1億戶,對促就業惠民生擴需求、暢通經濟微循環等具有獨特而重要作用,要強化法治保障。會議通過《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草案)》,明確實行公平待遇,依法保護合法權益,將登記和稅費金融支持等行之有效做法上升為法規,并要求依法誠信經營。
個人養老金抵
“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的政策優惠,將會對居民參與個人養老保險形成鼓勵效應,從而有助于擴大個人養老金的覆蓋面,更好地實現政策目標。”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
他指出,長時間以來,個人養老金面臨的一大難題是稅收優惠不夠。根據2018年財政部等發布的《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投保繳費稅前扣除限額按月收入的6%和1000元(或年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確定,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為7.5%。“實際上,7.5%的稅率高于不少中低收入者所應承擔的個稅稅率,如果參保,不僅不能享受到稅收遞延的節稅效果,反而增加了稅收負擔。”
“此次國常會則將稅前扣除額統一為12000元,更重要的,將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即采用個稅最低稅率水平,大幅降低了稅收負擔。”溫彬說。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測算,將個人養老金領取時的稅負由7.5%降低至3%,邊際上每年可以為居民進一步節稅540元,有利于提升居民對個人養老金的參與意愿。
當前,我國養老保障主要以政府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為主,以企業(職業)年金為代表的第二支柱發展有限且存在嚴重不均衡的現象,第三支柱即個人養老金貢獻微乎其微。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融責任發展白皮書》,截至2020年末,第一支柱規模近8.27萬億元,占比69.3%;第二支柱規模近3.54 萬億元,占比29.7%,第三支柱規模近1310億元,占比僅1.1%。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達14.2%。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老齡司司長王海東9月2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預計“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20%,中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在老齡化趨勢下,發展個人養老金的要求日益迫切。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明確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
個人養老金大消息
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繳費者領取時的實際稅負從7.5%降到3%,這個很可觀,這對未來養老方面的負擔會減輕很多,而且給予了很多的優惠,這一點還是挺不錯的。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石曉軍也向記者表示,這次的稅收優惠力度還是蠻大的,因為3%相當于是工資范圍在5000至8000元的個稅稅率。個人養老金制度需要不斷探索、完善的過程,稅收的優惠力度如何也是近段時間學界和業界關注度最高的一個方面,對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的大幅降低,對個人養老金的發展首先會是一個很有力的激勵。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簡單來說,既參加社保又參加了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人,在將來達到退休年齡后,可以同時領取社保的退休金和個人養老金。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推出的稅延養老險試點政策規定,投保繳費稅前扣除限額按月收入的6%和1000元(或年收入的6%和1.2萬元)孰低確定,繳費期間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時再繳納相當于7.5%的稅款。但就各界人士的反饋來看,稅延養老險的優惠力度依然不夠。
據了解,中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支柱”。· 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是主體部分;· 第二支柱也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 加上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和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是對第一支柱的有效補充。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進實施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