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和社保有什么區別
個人養老金和社保有什么區別?個人養老金和社保一樣嗎?針對這些問題你有什么想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個人養老金和社保有什么區別,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個人養老金和社保的區別
1、資金來源不同
目前我們交的社會養老金是我們個人和單位共同來交的,只是所分擔的比例不一樣。而個人養老金完全是由我們個人存的,并且,是自愿的,你想存多少都可以,只不過是每年不能超過12000元的上限。
2、資金去向不一樣
社保的資金一部分要進入統籌賬戶的,也就是我們說的“現收現付”,我們現在交的養老金進入統籌賬戶以后,還沒退休之前是不能領取養老金的。而現在領取養老金的那部分退休人員,就領取了這些統籌賬戶里的錢。
但是,個人養老金賬戶里的錢,無論我們存多少都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沒到退休年齡領不了,別人也用不了你賬戶里的錢,完全是我們自己的。就算我們人沒了,也可以由家屬完全繼承的。所以,你無論是換工作也好,到其它城市也好,因為不涉及到統籌賬戶,也就沒有遷移的麻煩。
3、強制性不同
社保是強制性的,每個人都需要交,單位和個人各出一部分,而個人養老金是自愿參與,它的繳費由全部個人承擔,每年繳納的上限為12000元。
個人養老金的好處是比較多的,它可以用于投資,有稅收優惠,而且個人養老金采取賬戶封閉管理,一般不允許提前支取,便于資金管理。
交個人養老金有年齡限制嗎
個人養老金是有年齡限制。因為養老金,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在老年享用的,如果:齡太高,不能在到應當享用的年齡時,積累出必要的基金數額,那樣的養老金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社保要求:
退休年齡前的最低繳費15年,也就是確定了參加養老保險的年齡限制。商業保險也是同樣限制了繳費年限與領取年齡,以此來確定了養老保險的參保年齡的限制。
養老保險是在失卻勞動能力以后的主要收入來源,人從一開始工作有收入以后,就應當從自己的勞動收入拿出一部分,參加養老保險,為自己的晚年生活開始準備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怎么領取
1、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2、本人的戶口;
3、本人人事檔案;
4、登記照片一張;
5、屬獨生子女家庭的,還須持獨生子女證原件、復印件各一份
6、本人社保卡;
7、個人繳費憑證,如郵局代扣存折;
8、由本人到社保機構填寫的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退休申報表,代繳費單位和鄉鎮保險管理機構辦理完相關手續后等消息,到村或鄉領取。
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暫不征稅
領取收入實際稅負降為3%
會議指出,發展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有利于更好滿足群眾需求、提升保障水平。
會議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所得稅優惠: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
在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出,個人養老金賬戶是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并依規領取個人養老金。《意見》規定,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
由于個人養老金是個人自愿參加,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無疑將鼓勵更多人嘗試個人養老金制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曾在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個人養老金將通過給予稅收優惠支持,鼓勵參保人積極參加。參加人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立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賬戶,記錄所有相關信息,作為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
“個人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國家通過稅收政策支持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與其他市場化運營的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互相補充、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