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文盲》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假文盲》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假文盲》有感1
今天,我在課本看到了一幅漫畫《假文盲》。看完之后,我不禁有些氣憤——社會上總有一些“假文盲”不照規則辦事,總想走捷徑。
漫畫中畫著:一個寒冷的冬天,在一個車站的候車點,有一對母子被擠出了“母子上車處”。原本屬于這對母子的綠色通道已經被四個身穿大衣、身材魁梧的男人占了。
通道口處的牌子明明寫著“母子上車處”,難道這四個人沒有看見嗎?是他們看不見、不識字,還是他們不想看見?他們占用了“母子上車處”,只為了自己能快點上車,而把那些有需要的人拋之腦后、視若無睹。“母子上車處”就是為了照顧那些媽媽和孩子可以優先上車的綠色通道,然而這些身強力壯的大男人為了個人利益,不惜當起“假文盲”,跟一對柔弱的母子搶起位置來,真令人汗顏!
看看我們這個社會,還有多少“假文盲”啊!草坪上明明豎著“不能踐踏草地”的牌子,可是有一些人就是要在草坪上踢足球、休息;馬路上的紅綠燈旁寫著“紅燈亮時不能右轉”,還是有人闖紅燈,造成了交通事故;牌子上寫著“不要隨地亂扔垃圾”,還是有人把垃圾亂扔一地;洗手間貼著“請節約用水”,但還是有人打開水龍頭后不關,讓水白白流失……一系列“假文盲”只會讓我們的社會秩序越來越糟,讓我們生存的地球越來越丑陋,這將會多么可怕!
讀《假文盲》有感2
我想,大家一定都看過漫畫,也很喜歡漫畫。假文盲這幅漫畫是著名畫家華君武的作品。這幅漫畫諷刺了那些違反社會公德的人。作為一名公民,就行該遵守社會公德。不要像假文盲這幅漫畫中所畫的四個大男人站在母子上車處的牌子旁,裝作不認識那幾個字,把一個抱小孩兒的婦女擠到了旁邊。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不道德的事也經常發生。如:在汽車上,不給老、弱、病、殘讓座;帶寵物上車;在公共汽車上吸煙,或者和漫畫中說的一樣。有的人說,畫歸畫。我認為這種說法是錯的。因為華君武這幅作品,就是為了諷刺那些視而不見的人。
有一次,我乘公共汽車去買東西,上車時座位已經滿了,我的后面有一位老奶奶也上車了。到了下一站時,有一個人下車了。那個人的座位就在我和老奶奶的旁邊,我讓老奶奶坐,老奶奶卻讓我做,正在我和老奶奶互相推辭的時候,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坐在了這個座位上。
的行為讓我感覺到社會公德已經被敗壞了。我們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現代的人文根本沒有把文明放在眼里,他們認為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難道這叔叔的做法不是熟視無睹,視而不見嗎?
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去告誡人們要遵守社會公德。讓我們人人講文明,個個懂禮貌,讓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讀《假文盲》有感3
在19xx年的冬天的一個早上,寒風凜冽。在車站的“母子上車處”,四個大男子漢站在那兒,而應該站在那的一對母子卻站在母子上車處的牌子下,望著那四名男子。
站在最前面的那名男子,胖胖的,腆著大肚子,像是一位大老板。第二個高高的,像是一名運動員。第三個戴著眼鏡,文斯斯的,像是老師之類的知識分子。最后面的戴著口罩,像是醫生。而那對母子卻衣裳單薄。
他們對寫著“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和牌子下的那對母子視而不見。
我看了這幅畫后十分恨那四名男子。他們衣著豪華,道貌岸然,而內心卻極度骯臟。他們漠視社會公德。愿這種“假文盲”在地球上絕跡。
在母子上車處,卻站著四名男子,而那對母子卻被擠到寫著“母子上車處”的牌子下面,這真是天理不容啊!
在我們身邊,這種假文盲不計其數,他們可真可恨!
讀《假文盲》有感4
看著假文盲這幅圖,我陷入了沉思。寒冷的早晨,在公交車站,立著一塊醒目的牌子,上面“母子上車處”五個黑字在白色的牌子上顯得格外耀眼。可在牌子下邊的通道里卻有四個男人站在那兒。四個人一個個面無表情,若無其事地在那等車,卻把一位抱著嬰兒的母親擠在了一旁站著。
那四個男人中,排在最前的人衣著很講究,不像一個文盲呀!可是他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看著就讓人煩。第二個人穿著長大衣,毫不在意白牌子上的五個黑色大字。第三個人像一個知識分子,矮矮的個子,穿著件時髦大衣,腳上穿著一雙油光閃亮的皮鞋,鼻子上還架著一副眼鏡。最后一個人帶個口罩,穿件長長的大衣,好像是想遮住內心的不安。
這四個人看上去很紳士,內心卻無比丑陋,他們看上去一個個知識淵博的樣子,實際上連尊老愛幼真正的意思都不明白。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種人,在街邊的垃圾桶上明明有分類裝標識,可就是扔在不對應的桶子里。草坪上明明有“請不要踐踏草坪”的標志,可有人就是要走在草坪上。這種事情,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他們都是假文盲!
讓我們做一個有文化素質的人,不當假文盲。
讀《假文盲》有感5
我十分喜歡看漫畫,一幅幅漫畫每次都讓我笑得前仰后合,可是看了華君武的《假文盲》這幅漫畫,卻怎么也笑不起來了。
你看,在公交車站的“母子上車處”卻是那些衣冠楚楚的男人,理直氣壯、面無表情地站著等車,而把真正的母子擠到了一邊。他們既非弱母又非小孩子,卻為了早點上車,竟然裝作目不識丁,簡直太氣人了。
可是,他們看著也不像沒有文化的人啊!站在第一個位置的是穿著長袍的男子,胸口戴了一個領結,皮鞋雪亮,眼睛直視前方,看上去有著紳士風度。第二位和第三位是一高一矮的兩位男子,高個男子眼睛緊閉。矮個男子戴著禮帽,穿著羽絨服,兩眼微閉,還戴著一副能顯出他氣度的眼鏡。最后是一位醫生,還戴著口罩。雖然他們四個身著體面,但對于“母子上車處”標識牌卻視而不見,倒把一個懷抱嬰兒的母親擠在了一邊。瞧,被那幾位男子擠出“母子上車處”的母親,手凍得通紅,把頭縮在頭巾里,冷得直打寒戰。
他們真的是文盲嗎?不是,是假的,在我們身邊也有,如:在圖書館要安靜,在車上不能吐痰,給老人讓座,這些你做到了嗎?
想到這里我不禁想向大家呼吁:不要想占一點點的小便宜,要為他人著想,不要應了那句話:只顧自己,不管別人,萬萬不要做一個自私的人。
讀《假文盲》有感6
今天,我看到了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畫的一幅漫畫,名叫《假文盲》。
在這幅畫的近處,有四個大男人整齊的排成一隊,站在母子上車處的通道里等車。排在最前頭的一個男人,高高的,胖胖的,穿著一身厚厚的羽絨服,面無表情地看著前方。排在第二的是一位高大的男人,他戴著軍帽,穿著軍大衣,一看就知道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人,他正閉者雙眼,手插在口袋里,在閉目養神呢!第三個是一個個子很小的男人,戴著眼睛,穿著皮鞋,肚子鼓鼓的,好象有不少的學問。最后一個人,也很高大,還戴著口罩,穿著大風衣,顯得文質彬彬。在上車處的旁邊,有一位又小又瘦的農村婦女,帶著頭巾,手里懷抱一個小孩子,無奈地看著四個大男人。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假文盲比比皆是。比如說在草坪上,大多都豎起了“請勿踐踏草坪”、“小草也是有生命的”標語牌。可是,我經常看見有些人為了自己那小小的一點方便,像圖中那四個大男人一樣,對標語牌上醒目的大字熟視無睹,照樣從小草身上踩了過去。他們看起來不都像那些豐衣足食的干部、軍人,應該是受過很高教育的人,可是,他們的內心卻是如此的丑陋,品德卻是那樣的卑劣。
中國一直是一個文明古國,向來以文明為著稱,可是,在當今社會里,敗壞風氣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人人都這樣,按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即將面臨滅亡。我忠心希望人們在提高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要加強社會公德和精神文明建設,使歪風邪氣離我們越來越遠。
讀《假文盲》有感7
我看過許許多多漫畫,什么《加菲貓》。《蠟筆小新》都能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可是看《假文盲》之后,我卻陷入了沉思。
途中四個男子,個個身強力壯,可他們卻站在豎有“母子上車處”牌子的柵欄里,在柵欄外,卻站著一位弱不禁風的婦女抱著孩子。柵欄里,排在最前面的男子,穿著大衣,目視前方,一副什么都沒看到的樣子;后面的那個男子,穿著大棉襖,半閉著眼睛,對站在一旁的母子看也不看一眼;瞧,這個戴著金邊眼鏡的男子,一看就像是個知識分子,他閉著眼睛,好像在思考著什么;最后面那個戴著口罩的男子,雖然看到了那塊牌子與抱著孩子的婦女,但是卻沒有絲毫要讓位的意思。這四個男子是不認識字嗎?我想不會吧!這一個個衣冠整潔的人為什么會對旁邊的母子熟視無睹?
那四個男子是真正的文盲嗎?不,他們是真正的自私者。他們只看自己的利益,而強占著別人的位置,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難道不覺得羞愧嗎?他們這是不遵守社會道德的表現。曾經說過:“以團結人民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就像這四位男子,占著別人的位置,不利于別人,對自己又有什么好處嗎?只不過是先上車罷了。人不能太自私了,社會上現在很需要守公德的人。但現在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如果人人都這樣自私,那社會還會進步嗎?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個公益廣告:一個老人在公交車上沒有座位,車上的人都不想讓座,都把頭轉向了窗外,老人在車上顛簸著,最后,終于有一個年輕人站起來請老人坐下了。這時,電視里出現了一行字:公德比賽現在正式開賽。
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生活中真正的文盲越來越少,而“假文盲”卻多了起來,我希望從今天開始,不論是真文盲還是“假文盲”,都會從這個社會中一點點減少,一點點消失!
讀《假文盲》有感8
我看了華君武作的一幅諷刺漫畫《假文盲》。
在一個寒風呼嘯的早晨,有一對母子和四個“婦女”在車站里等公交車。車站里設計了一個方便母子上車的通道,并在一個木制的指示板上寫著:母子上車處。毋庸置疑,只是專門給母子上車用的通道。可是排在這個通道里的是四個大男人,有一對母子被迫擠了出去。
第一個男人穿著一件大衣,雙手插進了口袋里。對剛被趕到欄桿外面的婦女不聞不問。他閉著眼睛,心里想:”我又不認識那五個字,我就排這。“雖然他在臉上表現的如此鎮定,心里可是十分的慌張,身體也不聽使喚,腳一直的在跳舞呢!
第二個男人跟第一個人一樣在自欺欺人,只是理由不同。他的理由是:”別人可以插隊排這里,我也一定可以的。“
第三個男人臉上浮現出一絲慌亂,穿著羽絨服。并不敢正視那塊指示牌。心里閃過一個念頭,”前面的人擋住了我,我看不到牌子上寫的是什么,那么多人站在這我也一定可以的!“
第四個男人帶著口罩,或許是生病了。心里想:”這么多的人排在這,我這感冒的拍這別人也不會說我的吧!”于是十分自覺的排到了“假文盲”這個隊里來。
這四個人或許不知道在欄桿外有一對母子正看著這四個“文盲”。那位母親衣著單薄,樸素。手上還抱著一個幼小的嬰兒,弱不禁風,瘦弱的身體被咆哮著的寒風吹得瑟瑟發抖,用膽怯而又無奈的目光打量著這四個高大的男人們。這些男人難道真的不認識那五個醒目的打字嗎?這些男人真的是文盲嗎?不,不是的。是因為在這些人眼中只有利益。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奪走了別人應有的權利。這些人都是沒有愛心和道德的人。我們千萬不要成為第二個“文盲”。我們現在雖然已經走出了文盲時代,但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就難道沒有“假文盲”了嗎?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上公交車時,明明寫著付兩元,可有的人卻視而不見,只交一元,甚至不交錢。
斯賓諾莎曾說:“誠實的人從來討厭虛偽的人,而虛偽的人常常以誠實的面目出現。”我們千萬不要做假文盲,別人才不會討厭你。提高文明素質,讓“品德之花”四處開放
讀《假文盲》有感9
大家見過假文盲嗎?我就見過,但我是在一則漫畫里看到的。
這是華武君寫的一則漫畫,在漫畫里我看到了這樣一種現象:在車站,有四個男人坐在寫著“母子上車處”的地方。第一個男人穿著大衣,像一位老板。第二個人穿著軍服,一看就知道 是一位軍人。第三個人文質彬彬,像知識分子。第四個人戴著白色口罩,應該是位醫生,小學五年級。他們一會兒怡然自得地閉目養神,一會兒無所事事地哼著小曲,完全沒有顧及到旁邊一位抱著嬰兒的母親,這位母親費力地站著,從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敢怒不敢言。難道這四個大男人不認識字?突然,我恍然大悟。心想:他們就是假文盲。我很傷心,人類怎能這么自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假裝不認識字。
在生活中,也時常有這樣的現象:草坪上明明插著不要進入草坪的牌子,可有些人假裝不認識字,不但要進入草坪,還要把小草折騰的奄奄一息。
我告訴自己,一定不要學習假文盲!
讀《假文盲》有感10
今日,我偶然看見一幅漫畫——《假文盲》,這幅畫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車站的“母子上車處”站著四位身強力壯的男子,在候車站外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她身穿薄衣,懷里抱著孩子。那位母親已經凍得瑟瑟發抖,但是雙手仍然不忘把孩子往懷里摟,生怕凍著孩子。
四位男子中,一位男子頭戴貂絨帽,身穿貂皮大衣,腳穿烏黑發亮的皮鞋,他瞇著眼睛,仿佛在思考著什么。還有一位鼻子上掛著一副眼鏡,筆直地站在那里,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那位母親用求助的目光看著他們,本想著他們會讓出一個位置,誰知那幾位男子卻無動于衷,目不斜視地望著前方。母親看到此場景,心灰意冷地低下了頭。
這幾個人一看就是知識分子,但做出的事卻與他們的氣質恰恰相反。那牌子離他們不過幾步遠,他們卻當那牌子不存在似的。從他們的穿著上看,不可能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他們不是“文盲”,是名副其實的“假文盲”!
現在,我們每日都在學習新的文化知識,渴望能夠成為一個“文化人”,千萬不要一邊學著書本中的知識,一邊成為了一個“假文盲”。
讀《假文盲》有感11
語文書上有一副極富諷刺性的漫畫:《假文盲》。畫上候車處的牌子上端端正正地寫著五個大字——母子上車處,而牌子下面卻站著四個高大挺拔的男人……
故事是這樣的:
一位懷抱孩子的婦女剛走到“母子上車處”排隊,一個身穿厚棉襖的男人快步走了過來,搶在了婦女的前面,緊接著,又有一個男人一邊美滋滋地抽著煙,一邊走了過來,濃烈的煙味嗆得孩子咳嗽了幾聲,婦女趕緊抱著孩子離開隊伍站到了遠處,過了一會,又有兩個男人陸續來到“母子上車處”,婦女抱著孩子焦急不安,卻又不知所措,她無可奈何地望著這四個身強力壯的男人……
故事中的男人很過分,為了自己的方便而而像個文盲一樣無視赫然矗立在身邊的標示牌。其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人,公交車上一般都會有標牌提醒:先下車,后上車;不許插隊;前門上車,后門下車。可是每次公交車進站后,剛一停車,很多人就爭先恐后地搶著上車,甚至從后門上車。他們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假文盲。
假文盲自私自利,損害他人利益,令人討厭。拒絕做假文盲,遵守秩序,做一個有社會公德心的文明人,從我做起!
讀《假文盲》有感12
看了著名畫家華君武的漫畫《假文盲》,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感慨:唉啊,現在的人可真自私啊!
這是一個寒冷的一天,嚴風仿佛把一切都凍住了,只有北風在“嗚嗚”地吼叫著。公共汽車站旁,陸陸續續來了不少等車的人。為了方便那些帶小孩的婦女,車站特地增設了一個“母子上車處”。瞧,那兒正走來一對母子,孩子銀鈴般的笑聲猶如冬日里的一道暖陽,聽得人心里暖暖的。這時,后頭來了四位衣冠楚楚的大男人,他們把手插在口袋里,心安理得地走向“母子上車處”,對牌上的幾個字熟視無睹,他們一個個面無表情,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在那兒等車,實在讓人氣憤。你看,站在牌子下的第一個人,他長得很富態,好像是個領導干部,他閉著眼睛,手揣在兜里,目空一切,看樣子十分“沉著冷靜”;第二個人穿著大衣,戴頂“大蓋帽”,好像是個軍人。可他瞇著眼睛,悠然自得地站在那邊,毫不在意那牌子上的字;第三個人像個知識分子,他穿著一件時髦的羽絨服,腳蹬一雙油光閃亮的皮鞋,鼻子上架著一副寬邊眼鏡,但他對牌上的五個字也是視而不見;第四個人由于做了虧心事,為了不讓別人認出他來,索性戴上了個大口罩,可是眼中卻有掩飾不住的不安。他們把那對真正母子擠在了身旁,全然不顧母子倆的感受。而那位抱著孩子母親也只好急得干瞪眼,膽怯地看這四個年輕男子,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
“母子上車處”不是為了方便抱小孩的婦女上車而設的嗎?為什么卻讓這四位“假文盲”捷足先登了呢?很顯然,他們只不過自私得只想著自己能早些登上車搶位子罷了。
看了這幅漫畫,我不禁浮想聯翩,其實,這種情況在社會上并不少見:商場里,墻上清清楚楚地掛著“禁止吸煙”的牌子,可一些不守社會公德的人,明知故犯,在商場里吞云吐霧;醫院里,墻上貼著標語:“左邊為緊急通道,請向右行。”可有些人認為右邊人多,擠得慌,便私自占用了緊急通道,致使一些護士送氧氣袋不方便,甚至可能出人命;草坪上立著一個標語:“小草青青,腳下留情。”可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一時為快,毫不留情地踩在草坪上;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上了車,卻無“立足之處”,怎么回事?原來車上的“老弱病殘”專座已被幾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占去……難道他們都是“文盲”么?不,不是的。他們是“道德文盲”,他們無視社會公德,他們為了一己之私,對弱者沒有半點憐憫之心,這種人有文化,卻沒有高素質,真可恥,應遭到人們的唾棄!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三字經》里就有這么一段:“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繼承這樣的優良傳統,不能像那些“假文盲”一般,給我們的祖先“抹黑”。所以,我們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做“假文盲”,不做社會的敗類。只要每個人都遵守社會的公德,我相信,漫畫中的現象一定會逐漸消失的。讓我們為了這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吧!
一個國家的素質往往就體
現在每一位公民身上,因此,我們應從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做“假文盲”,爭做一名合格的文明小公民!
讀《假文盲》有感13
今天看了一幅漫畫,名叫《假文盲》:一個公車站內有一個“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可是“母子上車處”牌子旁邊卻擠滿了衣冠楚楚的男人們,他們對牌子熟視無睹。而一位瘦小的母親抱著孩子,被擠到一邊,無奈的望著他們。
我覺得圖畫上的那些男人們是道德上的文盲。在看來,即使有了知識沒有道德素質,照樣一文不值。沒有為他人著想的精神,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只從自身利益出發而不顧公眾利益,這種人再有錢,再有知識也會被社會唾棄!那些人真的是文盲,看不懂牌子上的子嗎?不是這樣的,他們只是裝文盲而已。現實生活中其實也有很多這樣的“假文盲”:例如公交車上,有很多老弱病殘孕專座。可是上車的老弱病殘孕連坐位的邊都沒挨到,因為上面坐的全是年輕力壯的人。他們對那些老弱病殘熟視無睹。
假設那個弱小無助的母親是我們認識的人,我們一定會上前幫助她。但是對陌生人為什么會這么冷漠?甚至若無其事呢?假設那個母親是你,你需要大眾幫助,可別人對你熟視無睹,又會怎么想?所以,當們在做某些事時,一定要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
中國是個世界公認的禮儀之邦。作為一個中國人,應當(繼承)發揚祖先為們遺下的優良(傳統)品質。假如去登長城,僅僅是隨手丟了一個易拉罐,如若被外國人看到,他們一定會感到詫異:禮儀之邦的人怎么會亂扔垃圾?
在中國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不應忘卻我們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因為我們都是學生,所以我們能做得很少。但是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擲垃圾,在生活中用敬語,在公共車上為老弱病殘孕讓位……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社會風氣會隨這更多人的覺醒,從而變得好起來。到那時社會就會變得人人為我,為人人。
讀《假文盲》有感14
在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的早晨,幾個穿裹著厚厚大衣的男人在站在公交車站母子上車處的柵欄里,等待著公交車的到來。
你看,那個穿著大棉衣的中年男人,腳踏高跟皮鞋,看上去很像一位領導;他身后站著個高個青年,手放在衣兜里,愁眉緊鎖,似乎很焦急,有點等不及了;然后是一個矮個子的老大爺,他頭戴一頂帽子,身穿一件羽絨服,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再看看最后的那個男子,他戴著一個口罩,看上去是不想讓人認出他來。他們個個微閉雙眼,目不斜視,因為柵欄的出口處立著一塊牌子,上面清楚地寫著“母子上車處”五個大字。而在牌子旁邊站著一個抱著孩子的婦女,婦女扎著條頭巾,緊緊地摟住自己的孩子。寒風無情地刮著她們,母子倆冷得縮成一團。但是那幾個男人卻若無其事,只盼著公交車的到來。
我看到這一幕,真想大聲責罵那幾個男人:“請你們不要裝假文盲‘母子上車處’本是她們母女站的,可你們卻為了自己能方便,就將母子擠在一旁,你們難道沒有一點社會公德嗎?”
讀《假文盲》有感15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位母親,衣著單薄,抱著一個很小的孩子,來到“母子上車處”。可是通道卻被四位高大的男子占了,她只好呆在外面。此時北風呼嘯,她膽怯而無可奈何地望著那些五大三粗的男人們,凍得瑟瑟發抖。那些人,為了自己能得到一點點利益,在母子詫異的眼光下,仍若無其事。中華民族的美德究竟去了哪里?心靈之美何處尋!
畫面上的四個人,衣著得體,表面上看是一表人才,可事實上他們卻自私自利。一心想著自己,平常說的“要樂于奉獻”也早已拋之腦后。他們都認識牌上的每一個字,也清楚要把方便讓給需要的人,可最后因為一己私欲沒有行動,還假裝文盲逃避人們的指責,逃避正確的公共秩序。自私在他們的心中不斷蔓延。他們的確是“文盲”,是缺失了文明這一美德的“盲人”。他們以為假裝不識字就能躲過一切,但人們的心里明白,他們也會為這一舉動付出代價,終有一天會遭受人們的鄙視。心靈之美,究竟在何方?
我們是中國人。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我們祖國之所以能屹立在地球上,正是因為曾經每個人都團結一致,擁有一顆奉獻的心,擁有心靈之美,可如今,一切都變了——擁擠的公交車上,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穩穩當當地坐在位子上,可一旁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卻擠在人流中,沒有人起身讓位,只是紛紛視而不見;廣告牌上,明明寫著“請不要亂扔垃圾,讓我們的世界更美麗”,可大街小巷上垃圾卻隨處可見,清潔工叔叔阿姨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清掃,一遍又一遍地嘆息……社會、美德,這兩者似乎再也聯系不到一起了。心靈之美,請你快點出來!
耳畔響起了一首動聽的歌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是啊,只要人類仍樂于奉獻,擁有一份美德,那么心靈之美將重新回到我們的心中,我們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